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护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多数经内科治疗可以愈合,但也有10%的病人,经保守疗法无效而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
❶有多年溃疡病史,近年来发作频繁,疼痛加剧,影响机体营养和正常生活者;
❷溃疡穿孔;
❸多次大出血;
❹有机械性幽门梗阻;
❺胃溃疡恶变。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复杂,大量临床和实验证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分泌有关。胃液中胃酸过多,激活胃蛋白酶,使胃十二指肠粘膜发生“自家消化”,是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当迷走神经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因此,对十二指肠溃疡常选用胃大部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胃溃疡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排空迟缓,食物滞留于胃窦部,刺激胃窦部粘膜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使分泌增加所致。所以,对胃溃疡病多采用胃大部切除及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病人入院后,护士要尽快了解病情,熟悉病人,作好心理护理,并按医嘱给予药物和饮食治疗。幽门梗阻及溃疡出血病人应禁食,行胃肠减压。给予止血药物、输液,必要时输血,以维持足够的热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贫血,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一般于手术前一日进流质饮食,晚饭后禁食,夜12时以后禁水。幽门梗阻严重、反复呕吐者,术前一周每晚洗胃。手术日晨安放胃管,吸尽胃内容物。
术后禁食,输液,持续胃肠减压。因术后正常胃肠功能被破坏,肠蠕动减弱,胃肠减压可及时抽吸出胃肠道的气体和内容物,减轻膨胀和压力,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及肠功能的恢复。同时通过减压管可观察胃液的性质、颜色,准确记录液量,正确留取胃液标本。保持胃管的通畅极为重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3~4次,准确记录生理盐水冲洗液量,总结时从胃液总量中减除。如胃管不通畅,可稍上下移动,切忌将胃管拔出再插入,以防再插入时病人恶心,引起胃肠道的剧烈活动或胃管穿破吻合口而发生腹膜炎。在正常情况下,术后第1日胃液为咖啡色,后转为黄绿色。一般在术后2~3天肠功能恢复,在能听到肠鸣音及病人自行排气后可拔管。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因胃张力减退,蠕动减弱,一般需5~7日才能逐渐恢复,而且术后近期易有胃滞留现象,故胃肠减压的时间较一般腹部手术为长。拔管前,先夹住胃管,观察胃内容物的多少再决定是否拔除。
胃管拔除后,饮食的调节很重要。拔管当日可少量多次饮水;如无不良反应,第2日进清流质饮食,每2小时一次,每次约200ml;第3日进流质食物; 一周后改为半流质饮食;恢复顺利者,2周后可进普食。原则上要少量多餐逐渐加量,禁用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胃大部切除术后,容积减小,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胃内食物可迅速进入肠道,可引起一系列的症状,特别是胃、空肠吻合术比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后更为多见。有些病人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如上腹胀满、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肠鸣音增加、腹泻等;另有一些病人表现为神经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慌、出汗、眩晕、面色苍白、发热、无力等。这两组症状均称为“倾倒综合征”。症状与食物的性质和容量有一定的关系,要从饮食调节为主,少量多餐,食物勿过甜,干食较稀食为好,以使胃肠道逐渐适应。餐后要平卧半小时,也可配合药物治疗。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可逐渐消失或有所控制。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病人,进食后发现胃膨胀不适,是术后出现的早期胃滞留现象,多为暂时性的胃蠕动功能减弱所致。需暂时禁食,胃肠减压及输液,针灸,服大、小承气汤和解痉剂,密切观察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有些病人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多为食道下段迷走神经切断后运动失调,暂时性的贲门痉挛所致,常在进半流质食物和干食后发生,一般可自行缓解。术后的一般护理如口腔护理、预防褥疮、早期协助病人活动,都有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 腹疝修补术护理   肠梗阻护理 ☛
000104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