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孽海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孽海花》

曾朴



《孽海花》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被统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它以不足三十万字的篇幅,塑造了二百多个人物,其中几乎全部人物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原型,这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该书底稿第1册的最后几页上,有作者手拟的一份人物名单,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可以肯定,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金汮(字雯青)的生活原型是洪钧,女主人公傅彩云的生活原型便是名噪一时、曾作过洪钧之妾的名妓赛金花(赵彩云)。这部书的头两回一问世,便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除了该书涉及到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艺术上的成功外,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写了“真人真事”。小说以金、傅的婚姻故事为主线,敷演了自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1894—1895)期间的历史。作者在《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里明确表白,自己写这部书的目的是“想借用主人公做全书线索,尽量容纳近三十年来的历史,专把些有趣的琐闻轶事来烘托出大事的背景”。

小说以金雯青中状元为序幕。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失败了,清帝国出现了暂时的“中兴”局面。一班文人士子又开始“歌舞河山拜扬神圣”,以为“国运是要万万年”。金雯青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身着新科状元服,荣耀地出场的。他中状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信弃义地赶走了与他有前约的天津妓女梁新燕。梁新燕曾鼓励金雯青勤学上进,还赠银三百两,助他求取功名。后来,痴情的梁新燕于绝望中悬梁自尽。十五年后,金雯青在官场上和情场上已混得十分老练,在还乡丁忧期间,他结识了苏州雏妓傅彩云。彩云的生日恰是梁新燕去世的日子,这个偶合触动了金雯青的良心。金、傅二人一见钟情,金不顾热孝在身,背着夫人张氏,纳彩云为妾。两年后,在朝廷重臣潘八瀛(影射潘祖荫)和龚和甫(影射翁同龢)提携下,清廷派金雯青出使俄、德、荷、奥四国,傅彩云以公使夫人身份随同出洋,游历欧洲。傅不仅貌美而且聪慧,她很快学会西语和西方礼节,在社交场上大出风头,受到德皇和皇后接见,被誉为中国第一美人。此间,傅彩云风流韵事不断,不仅与德国军官瓦德西有干系,还与书僮阿福鬼混。金雯青潜心研究元史和西北地理,其余一概不予理睬。三年任满回国后,金又在弄臣庄小燕(射张樵野)帮助下,升入总署,当上京官。在进京路上,为住店争房,金无意中得罪了庄小燕之子庄稚燕,从此交上恶运。金雯青在国外曾重金购得一份中俄边界图,庄小燕利用这份图上的错讹,大作文章,使金雯青狼狈不堪,几乎丢官,从此身染重疴。傅彩云除与阿福打得火热,又勾搭优伶,公然租屋同居,金雯青气病交加而死。临终前,金雯青在呓语中透露了他对傅彩云的风流韵事了如指掌、十分计较的心理,他认定傅彩云就是梁新燕再世,专为报前世之仇而嫁。傅为金守灵七天,便故态复萌,在扶柩南归路上,她逃往上海,依靠当地权势人物重张艳帜。

故事发展到这里,不仅人事已非,而且作为大背景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强进攻,妄图瓜分中国,另一方面,清廷腐败无能,知识分子中的有识之士面对国家将亡的危难局面,先后形成了洋务派、改良派、革命党,试图寻求救国之路。中国这块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土地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不可避免地拉开帷幕。

小说的艺术成败系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孽海花》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富光彩的人物是女主人公傅彩云。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描写妓女的作品汗牛充栋,苏小小、李亚仙、玉堂春、杜十娘……这些风尘女子的故事家喻户晓,傅彩云则以其传奇的经历和独一无二的个性占有重要的一席。聪明伶俐、美艳风流、老于世故、泼辣果断固然是妓女形象应具备的共性,然而,傅彩云大大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几乎可与西方古典小说《名利场》中的蓓基、《贝姨》中的华莱丽相媲美。不论贱为商女,或贵为诰命夫人,傅彩云骨子里始终是一个人,这就是以色相换取她人生所需要的一切。她嫁金雯青不过是变公开事多人而为表面上专事一人,尤其令人瞠目的是,她公开承认这种行为是她的专利。当金雯青发现了她与阿福的勾当时,她起初也有些颤颤兢兢,亲自扶起气昏过去的丈夫,又为他捧来热茶。金雯青打翻了茶杯,还说:“我今儿个认得你了!”她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彩云趁势一扭身,鼻子里哼哼的冷笑几声,抢起空杯就望桌子上一摔。雯青见彩云倒也生了气,就忍不住地冷笑道:“奇了,到这会儿,你还使性给谁看?你的破绽,今儿全落在我眼里,难道你还有理吗?”雯青说罢话,只把眼儿觑定彩云,看她怎么样。谁知彩云倒毫不怕惧,只管仰着脸剔牙儿,笑微微的道:“话可不差,我的破绽老爷今天都知道了,我是没有话说的了。可是我倒要问声老爷,我到底算老爷的正妻呢,还是姨娘?”雯青道:“正妻便怎么样?”彩云忙接口道:“我是正妻,今天出了你的丑,坏了你的门风,叫你从此做不成人,说不响话,那也没有别的,就请你赐一把刀,赏一条绳,杀呀,勒呀,但凭老爷处置,我死不皱眉!” 雯青道:“姨娘呢?” 彩云摇着头道:“那可又是一说。你们看着姨娘,本不过是个玩意儿,好的时,抱在怀里,放在膝上,宝呀贝呀的捧;一不好,赶出的,发配的,送人的,道儿多着呢! 就讲我,算你待我好点儿,我的性情,你该知道了,我的出身,你该明白了。当初讨我时候,就没有指望我什么三从四德七贞九烈,这会儿做出点儿不如你意的事情,也没什么稀罕……若说要我改邪归正,阿呀!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老实说,只怕你也没有叫我死心塌地守着你的本事嗄!”

金雯青死后,丧事还未办完,傅彩云就大张旗鼓地看戏玩耍。正夫人张氏不得已教训了她几句,她的反应却出人意料:

彩云不等张夫人说完,别转脸冷笑道:“什么叫做体统?动不动就抬出体统来吓唬人! 你们做大老母的有体统,尽管开口体统,闭口体统。我们既做了小老母,早就失了体统,那儿轮得到我们讲体统呢! 你们怕失体统,那么老实不客气的放我出去得了,否则,除非把你的诰封借给我不还!”

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度与娼妓制度本来就是对妇女人权的扼杀,傅彩云的邪恶与狠毒不过是这种制度下一个聪明女人的变态反应。她从嫁给金状元起,何尝有一天不在放荡与欺骗?在随金出洋的轮船上,她利用自己刚刚学会的几句西语,趁俄国虚无党人夏雅丽敲诈的机会,轻易地顺手敲去自己丈夫五千马克; 她公然在堂堂大清帝国的公使馆中翻江倒海,撩云拨雨,与仆人阿福鬼混,与瓦德西约会,甚至在临街阳台上曼声细气地唱“十八摸”,引得满街人都聚拢来听“中国公使夫人的雅调”。她携带首饰私蓄逃出金家后,为了早日摆脱她利用过的孙三儿,短短几天内就拉上了上海滩最有实力的四根庭柱。她是那样巧妙而又毫无廉耻地周旋在“四大金刚”之间,玩弄这些政界要人、商行巨贾、新旧派文人乃至地痞头子于股掌之上,使他们个个俯首帖耳,甘愿效劳。而她唯一的资本便是色相。与其说傅彩云是替梁新燕来向金雯青报仇的,倒不如说她是在向把她抛入苦海的那个社会报复。

小说中作为傅彩云反衬人物的是张氏(影射洪钧夫人何氏)。作者在她身上用墨不多,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有身份的封建社会正统妇女的形象。同样是发现丈夫在热孝中偷娶二房,《红楼梦》中的凤辣子笑里藏奸,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借刀杀人,逼得尤二姐吞金而死。张夫人完全是另一种行事,她深知金雯青心上只有傅彩云,一万个不愿带自己出国,干脆做出高姿态来,说:

“这个不消老爷担心,辛苦不辛苦,倒在其次。闻得外国风俗,公使夫人一样要见客赴会,握手接吻,妾身系出名门,万万弄不惯这种腔调,本来要替老爷弄个贴身伏侍的人。”说到这里,却笑了一笑。雯青心里一跳,知道不妙。只听夫人接道:“好在老爷早已讨在外头,倒也省了我许多周折。我昨日已吩咐过家人们,收拾一间新房,只等老爷回来,择吉接回。稍停两日,就叫她跟随出洋,妾身落得在家过清闲日子哩!”

以后几天,她冠冕堂皇地为丈夫办了娶妾之事,索性连诰命夫人的补服也暂时借与彩云,博得了贤惠端庄的好名声。其实,她内心并非没有怨艾,她每时每刻都关心着金、傅的动静。当金、傅为阿福之事冲突时,她跑去听壁脚,不想听到的却是二人言归于好:

张夫人看了彩云一派狂样儿,雯青一味没气性,倒憋了一肚子没好气,不耐烦听那间壁戏了。只得迈步回房,自去安歇。

可见,张氏的内心世界与外表是十分矛盾的。

金、傅故事不过是一根线,作者“将尽可能多的珠子穿在上面”,几乎包容了当时所有重要历史事件及社会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性格迥异、思想倾向也各有所属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这些文人雅士一一从作者笔下走了出来,他们中大多数人追求功名,流连富贵,却个个精神空虚,灵魂腐朽。不论他们参加皇帝老儿的殿考,还是小园雅集,笔下口头,总是慷慨激昂,文彩四溢。其实,在民族存亡的危境中,他们都是些无济于事的废物。正如“清流党”的主要代表庄崙樵(影射张佩纶)在马尾大败时所叹的:“笔管儿虽尖,终抵不住坚船大炮的猛。”平时那些“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的本事,在法国人“大风雨里驾着大炮打来” 的时刻,就一文不值了。

在这类人中,作者用笔最多的当然是金雯青。他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幸运儿,靠着“八股八韵,朝考卷白折子的功夫”,成为“群仙领袖,天子门生”,走上了仕途。他秉性忠厚,有些迂腐,却还能接受一点外来影响,崇尚洋务,做了一任大使。他想报效朝廷,却上了俄国术士毕叶的当,出高价买来一份谬误严重的中俄界图。这份经他勘印的地图险些导致“一纸书送却八百里”的恶果,惹得龙颜大怒,自己虽未失去“红顶子”,却吓出了一场大病。在毕叶向他兜售这张图时,恰被觐见德皇归来的傅彩云撞上:

彩云就抢着说道:“不差,我正要问老爷,这几张破烂纸,画得糊糊涂涂的,有什么好看,值得花多少银子去买它?老爷你别上了当!”雯青笑道:“彩云,你尽管聪明,这事你可不懂了! 我好容易托了这位先生弄到了这幅中俄地图,我得了这图,一来可以整理整理国界,叫外人不能占据我国的寸土尺地,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二来我数十年心血做成的一部《元史补证》,从此都有了确实证据,成了千秋不刊之业……不过这先生定要一千磅,那不免太贵了!”彩云道:“老爷别吹,你一天到晚抱了几本破书,嘴里咕喇咕噜,说些不中不外的不知什么话,又是对音哩,三合音哩,四合音哩,闹得烟雾腾腾,叫人头疼,倒把正经公事搁着,三天不管,四天不理,不要说国里的寸土尺地,我看人家把你身体抬了去,你还摸不着头脑哩! ……”

这些话不论言者有意无意,却歪打正着,数年后竟不幸而言中了。看来,这金榜状元还不如“花榜状元”有见识呢。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讲究名士风流,向有“是真名士自风流”之说。《孽海花》 中以大量篇幅不厌其详地讲了许多轶闻趣事,米筱亭(影射费念慈)娶了扬州状元傅容之女,因科场屡屡失意而养成惧内之癖,后来中了举人,却因理解错了一句话,竟在庭前跪了一夜; 满清皇亲祝宝廷(影射宝廷)做浙江学台时,不懂当地风俗,被船家讹诈,只得娶了秀美伶俐的船娘珠儿,干脆引咎辞职,漫游江湖。此辈人物中,李纯客(影射李慈铭)尤其刻划得活灵活现。这位“赋诗填词,文章尔雅”被推作“第一流人物”的大名士,不仅潇洒风流,尤其狂傲不羁,大有魏晋遗风。他见到自己的“恩师”黎石农(影射李文田),一本正经地问:“老师近来跟师母敦伦(指房事)兴致好不好?”又对旁人解释:“石农一生学问,这敦伦一道还算是他的专门,不给他讲‘敦伦’讲什么呢?”这种惊人的玩笑却一时被传为趣谈。李纯客好玩相公(男妓),却又怕花钱,常有奉承他的人暗中出钱招呼,他却自鸣得意,说那些相公是“风尘知己”。当人们得知他有可能考御史入台谏时,更是趋之若鹜,要在云卧园为他祝寿。他心中十二万分想去,却故意称病:

他本来好好儿,一手捋短须,坐在一张旧竹榻上看书,见小燕进来,连忙和身倒下,伏在一部破书上发喘,颤声道: “呀,怎么小燕翁来了!老夫病体竟不能起迓!怎好?”

其矫情之态,跃然纸上。当众人拿出他最喜爱的三位相公的帖子时,他连声叫道:“去休! 去休!”这一顿寿酒吃得他当真大病了一场。李纯客的这种“风度”在当时是颇受推崇与称羡的。

对于清末官场之黑暗,小说作了大量揭露。匡次芳(影射汪凤藻)为金雯青、傅彩云搭桥有功,就被保了公使馆参赞。库丁出身的余敏,花了十万银子走太监连公公(影射李莲英)的后门,被放为“东边道”,幸亏皇上发现他是个斗大字识不得半升的文盲,才被革了官。但与此同时,又有多少揣着十万、二十万银子的官迷到京城来寻门路啊! “若要顶子红,麻加刺庙拜公公;若要通王府,后门洞里估衣铺。”这是当时流传的两句童谣。鱼阳伯(影射鲁伯阳)放上海道的全过程就是当时卖官鬻爵的真实写照。他先是巴结庄稚燕,一同进京活动,其后又出入饭店妓馆,攀上郭掌柜之流,花了大量银子,进贡了许多西洋玩意,终于换来了一个“红顶子”。清政府内麇集着无数鱼阳伯一类的蠢才,怎得不腐败透顶!

书中还涉及了帝后党争、宫闱秘闻、王妃隐私、优伶妓女、江湖侠客,乃至革命党、维新派人物、日本间谍、俄国虚无党人、台湾土著等,笔触所及,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面貌、习俗风尚、理想追求及相互关系。为了把这一切统统串进金、傅故事的线索中,作者颇费了一番匠心,借助于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及作者纯熟的文字功夫,使这部小说“结构工巧,文采斐然”(鲁迅语)。对于在当时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正、反人物,如威毅伯(影射李鸿章)、唐常肃(影射康有为)、孙汶(影射孙中山)、庄寿香(影射张之洞)等,都进行了专门描写及评价。

由于小说的主人公金、傅仅是当时政治斗争的外围人物,作品中也明显地暴露出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有些地方顾此失彼,或头绪过繁,缺乏一气贯通的神韵。作者几次表示歉意,担心“读书的说我抛荒本题”。此外,不少重大事件特别是战争场面由书中人物口述,难免显得平铺直叙,缺乏细节描写。所写的几个外国人,行为是西方式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却是中国式的,显出作者生活经验的不足。尽管如此,它毕竟是一部有特色的、全方位、纪实性的历史小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世纪前那个光怪陆离的中国社会,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

《孽海花》初版署名 “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后来改署“曾朴著”。“爱自由者”即江苏吴江人金天翮,字松岑(1874—1947);“东亚病夫”即江苏常熟人曾朴,字孟朴(1872—1935)。

1903年10月,金松岑写成该书的1—2回,发表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江苏》杂志上。1904年夏秋之际,金松岑因事繁,将3—6回手稿交曾朴续写。曾对金的1—6回进行了修改,并续写至20回出版,以后,金再没有参加该书写作。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应是曾朴。1905年1月,上海《小说林》杂志社将《孽海花》1—20回分两集出版,初集包括1—10回,二集包括11—20回,均在东京印刷。1907年1月,《小说林》月刊陆续发表了21—25回。1916年,上海望云山房出版第三集,收入21—24回及有关研究资料。1927年—1930年,《真美善》杂志陆续发表曾朴修改的21—25回和新写的26—35回。1928年,真美善书店分两册出版了修改后的初集和二集,1931年出版了新的第三集,包括21—30回。后又将三集合为一册重新出版。解放后重印的30回本,有1955年宝文堂本,1956年上海文化社本等。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真美善》杂志发表的31—35回作为附录收入,出版了增订本。

综上所述,《孽海花》的创作先后花费二十七年漫长的时间,是陆续写成发表的。其间,作者进行过重大修改。应当说明的是,金松岑与曾朴最初共同讨论过一个完整的写作计划,列出了全书六十回的目录,这些回目在修改前的第1回中就全部披露出来了。后来,曾朴将这些回目一笔勾去,而且只写至35回便戛然而止。据曾朴之子曾虚白说,其父晚年精力衰颓,未能完成全书。又有一说,金松岑曾想续完全书,却未能如愿。曾朴生前有陆士谔曾依原定回目接20回本续完,却不被作者承认。还有《续孽海花》、《碧血幕》等续貂之作,也均不为世人认可。

曾朴是光绪年间举人,捐内阁中书。1895年入同文馆学习法文。1896年,他应考总理衙门,未中而回到南方,在上海参加过“新政”活动。戊戌政变后,回常熟当小学校长,开始法国文学研究。1903年,他到上海经营丝业,折本而归。1904年,开始从事文学出版活动并写小说。1909年,入两江总督端方幕,一年后,端方北调,他以候补知府分发浙江。辛亥革命后,当江苏省议员,后又当江苏官产处处长、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1926年北伐战争后,他离开政界,专门从事文学活动。他的著作除《孽海花》外,还有不少诗歌、散文。还有《补〈后汉书·艺文志〉》1卷、《考证》10卷。他曾翻译过不少法国文学作品,其中以雨果的作品为最多。

曾朴在京做官期间,与当时的文化名流经常来往。因他的父亲曾之撰是洪钧的义弟,他常常出入洪宅,对洪的家事了解颇详。他的岳父是工部左侍郎汪鸣銮,他得以结识翁同龢、张樵野等宫廷重臣。这些社会关系为他创作《孽海花》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小说的女主角傅彩云是否就是赛金花?这个问题曾引起不少争论。按作者意图,傅彩云影射的就是赛金花。关于这一点,除了小说本身提供的证据外,从金松岑与曾朴共拟的六十回目中也可窥见一斑。如:

第33回 夺花魁两旗争夜席

第40回 夜宿仪鸾殿曹梦兰从头温旧梦第

41回 片语得乡闾二爷仗义第

44回 赠琼瑶英雄怅归国第

45回 三名狱苏沈幽囚同话旧第

59回 三堂公审顾影生怜

第60回 专制国终婴专制祸 自由神还放自由花

这些回目所反映出来的内容与赛金花本人的经历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作者原计划在金雯青死后,由傅彩云(即曹梦兰)一人单独充当那根穿珠之线,将义和团运动、庚子事件等历史事件继续写下去,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为止。而且,越到后来,傅彩云越接近她的生活原型。

但是,傅彩云不等于就是赛金花。作为名噪一时的红妓,赛金花一生最引人注意的两件事,一是嫁给状元洪钧作妾,充当公使夫人出洋; 二是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暧昧关系。对于前者,已无人持不同看法。对于后者,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在我们看来,傅彩云既做为一个艺术形象出现在小说中,那么,她就不再是赛金花本人了。尽管作者在第21回中说: “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逞笔翻腾,一句假不来,一句谎不得。”这不过是小说家惯用的手段。后来,作者专门在《申报》上发表文章说: “小说着笔时,虽不免有相当对象,然遽认为信史,斤斤相持,则太不了解文艺作品为何物矣。”《孽海花》出版时,不少书中影射的人物都还活着,所幸没有哪一个人指控曾朴犯了侵害名誉罪。

有关赛金花其人其事的文章,戏剧、评书、弹词很多,其中较主要的除了《孽海花》之外,还有樊樊山(樊增祥)的前后《彩云曲》,刘复、商鸿逵的《赛金花本事》,齐如山的《关于赛金花》,商鸿逵的《曾孟朴与赛金花》以及夏衍的话剧《赛金花》等。

《孽海花》 - 中外文学著作 - 可可诗词网

《孽海花》

 小说。曾朴作。初印本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 “爱自由者”即曾朴友人金天翮,他写了四、五回,就交给曾朴续写,曾朴笔名东亚病夫。状元金雯青过上海,娶名妓傅彩云为妾,后金出使英国,携傅俱去,在英颇多话柄,后金回国,病死于北京。傅即赴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又到天津为妓,称赛金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傅为联军统帅瓦德西所暱爱。作品中的人物,无不有所影射。作品在金傅的故事中,广泛地反映了清末30多年中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状况,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讽刺了达官名士。作品还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敌英雄,赞扬孙中山,同情革命党人的活动。作品中人物有200多,井然成章,工于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人物神态毕肖。鲁讯曾说: “惟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则其所长也”。(《中国小说史略》)

《孽海花》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 可可诗词网

《孽海花》

孽海花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小说林》本《孽海花》正文书影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小说林》本《孽海花》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三十五回。题“爱自由者起发,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即金天翮(1874—1947),原名懋基,字松岑,号壮游,又名金一,后名天翮、天羽,号鹤望,笔名麒麟、爱自由者、天放楼主人,江苏吴江人。东亚病夫系曾朴笔名。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江苏常熟人。成书于民国十九年(1930)。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苏》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小说林社刊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小说林》本;1916年上海拥百书局排印本;1928年真美善书店排印前二十回本,藏上海图书馆;1931年真美善书店排印前三十回本,藏上海图书馆。1959年中华书局、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丛书”排印增订三十五回本,1980年中华书局《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二卷》排印原刊九回本。

清同治戊辰年,江苏吴县人金汮字雯青,高中一甲第一名状元,请假省亲,途经上海,暂住名利栈内,拜会上海道、县及各处达官贵人。前来探望、答拜者络绎不绝。一日同乡先辈冯桂芬字景亭前往答拜,谆谆告诫:“现在是五洲万国交通时代,从前多少词章考据的学问,是不尽可以用世的……你现在清华高贵,算得中国第一流人物。若能周知四国,通达时务,岂不更上一层呢!”并告知每年四月英领事署后园照例举行赛花会,建议其不妨去观望一番。届时,雯青与同乡好友陆仁祥号菶如欣然同往。眼见得艳丽的鲜花,优雅的中西士女,春风得意的涉外官员,加之连日来宴席间耳闻众人畅谈西方政治艺学,所有的一切令雯青坚信: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下决心学些西法,识些洋务,入总理衙门当差,才能出人头地。

时光如流,过了端午节,雯青与菶如结伴返回苏州。衣锦还乡,甚是风光。家中早已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官场卤簿,亲朋轿马和着凑热闹的四方近邻,把一条街巷挤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突出重围,直奔上房拜见了母亲赵氏,并问候夫人张氏。阖家上下笑逐颜开。

刚坐定,就听老家仆金升报客到。客乃十年前患难之交,号称“海天四友”者。咸丰末年,庚申之变,和议新成,朝廷为安抚人心举行顺天乡试。 当时,苏州、常州一带太平军与清军抗衡血战,缙绅士族四处避难。 雯青正避居沪上,奉赵老太太之命进京赴试,费尽周折订到船票,就在船上遇见了钱端敏号唐卿、何太真号珏斋和曹以表号公坊三人。 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志,一路上互敬互助,订下金兰之契。 又在京城召集同好,结文社名“含英社”,专攻制艺,预备应考。 不料社员各呈才华,京都四处传抄其佳作,众人模仿,竟促成一时风尚,含英社声誉鹊起,名震京师。 如今故友重逢,喜上加喜。 过了一个月,会同唐卿、珏斋、公坊一同入都。

隔了两年,姻亲菶如也中了状元,只曹公坊依旧金榜无名。不久朝廷在保和殿大考,雯青名列一等,授翰林院侍讲。后奉上谕赴江西任学政。唐卿则任陕甘学政。公坊回家乡常州隐居去了。

两年后,雯青接到家乡电报,赵老太太病故。报完丁忧,交付了公事,携家眷星夜奔丧。回苏州开丧出殡足足忙了两个月,满百日,出门谢客,敬恭桑梓。自中状元已十多年,故乡山峦依旧,冯景亭先生的忠告犹在耳际,而墓木已拱。“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好不容易捱过一年,清明时分,春光明丽,姑苏城外热热闹闹举行着每年的三节胜会,七里山塘画舫如云。好友造访,相邀散心。

刚上得舱来,回头只见岸上轿里坐着个十四、五岁,不高不矮,肥瘦相宜的女郎。桃花面,瓜子脸,丹凤眼,两条蛾眉欲蹙不蹙,一双媚眼似开非开,似曾相识。那女郎见了雯青,隔着轿窗凝神注视,看得雯青心头如鹿直撞。友人即将这花榜状元傅彩云招了来,前世注定的一段姻缘随那袅袅婷婷的步履款款而来。雯青问得彩云出生年月,适与故日相好自杀日同,视其神情相貌,无不令雯青忆及被其始乱终弃的可怜女子,爱怜之情油然而生。大郎桥巷彩云居所从此成了他的外宅。雯青满服后补授内阁学士,回到了离别五、六年的京都。不久又奉旨出使俄罗斯、德意志、荷兰、澳大利亚等五国。临行前返苏州,择机向夫人提出纳彩云为妾,婚礼上夫人提出远行国外时由彩云代其职分。于是相亲相爱同往异域。

于赴德国之船上,彩云拜同行的俄国姑娘夏雅丽为师,机敏聪颖的她很快掌握了日常德语。在德国,彩云频繁出入上流社会,结识了德国皇后,并在皇宫内一同照相留念。她曾邂逅德国青年军官瓦德西而“艳名大噪”。闲暇无聊时,便与年轻家仆阿福调情。雯青专心于其《元史补正》,由着彩云撩云拨雨使性子。他从外国人手中买得中俄交界图,如获至宝。

离德赴俄,雯青将新购之地图校勘后,请回国使馆人员带给菶如,菶如伺机托友人传入宫中存档。彩云、瓦德西异地重逢,彩云美妙的歌声与妩媚的风姿令德国军官折服,瓦德西的英俊潇洒则牵动了彩云的芳心。彩云丢失的白金八宝攒珠钻石莲蓬簪成了连结他们的“媒人”。直至瓦德西被召回国,两人才劳燕分飞。

雯青三年任满,奉召返回,在京都总署理事。不料其购之图,中俄交界错刻,沙俄早已暗入帕米尔疆界,中方出面交涉时,俄方拿出雯青译刻之图作为凭据,朝廷上下惊诧。适巧雯青因得罪权贵庄小燕父子,招至弹劾。向来处于顺境的他,经受不住重击,回到家中恰遇彩云与阿福偷情,气急攻心,竟狂叫一声晕厥过去。雯青事后赶走了阿福。稍稍康复又回总署,路遇庄小燕被抢白数句,又听自己的车夫向小燕车夫透露彩云私会戏子孙三之丑闻,怨屈愤懑,郁结在心,从此大病不起。

雯青故世后彩云守七,悲伤欲绝。一终七便出入戏院,与孙三打得火热。夫人看不过,请来菶如、唐卿商议对策。见彩云执意离开金家,唐卿提出在京不便走,回家乡后走;满一年后走;老爷从前给的财产可带走,不能再求。约法三章后,彩云怕届时财产被扣,就与孙三趁夜深,演了一出“窃财戏”,将私房先行转移出去。服满一年回苏途中逃脱,与孙三同往上海,在他早先租定的新居里做起了夫妻。性喜热闹风光的彩云过不惯清闲平淡的生活,于是又从孙三处金蝉脱壳。求得租界会审公堂衙门的庭柱宝子固和上海滩堂子里的庭柱金逊卿的鼎力相助,择吉日在燕庆里重新挂牌,易名曹梦兰。从此芳名重震,成了上海滩一时的当红名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