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er综合征Reiter syndrome系一种尿道-眼-滑膜病损的综合征。本病可能与感染、遗传、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中青年多见,夏末秋初多发,主要有发热、结膜炎症,尿道炎伴外阴溃疡、龟头环形红斑等,关节红、肿、疼痛,发病前有的可有感染性疾病。治疗:用糖皮质激素常规疗法有效。 Reiter综合征 Reiter综合征Reiter综合征是由Reiter首先报道,故名,其特点是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的三联症。具备三项者为完全型,具备其中两项者为不完全型。世界各地均有报告。1%非淋菌性尿道炎及0.2%痢疾患者可诱发此综合征。青年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0~15:1,妇女、儿童及老年很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因尚不明了。过去曾认为是对淋球菌或志贺菌的变态反应或因支原体、病毒的直接侵犯。最近报告从患者的尿道,结膜,滑液和滑膜分离出衣原体。在美国和英国多发生在性交后,称为性获得型。在欧洲、北非、中东和远东本病发生在细菌性痢疾流行期间,称为痢疾后型。国内90%以上的患者发病前有痢疾或腹泻史。75~95%的患者为HLA-B27阳性。有HLA-B27抗原标记的个体,患耶尔森菌、沙门菌及痢疾杆菌肠道感染时,关节炎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数十倍。患者的炎性滑膜液中出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滑膜血管周围和间质中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提示感染因子,遗传基因及免疫变化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病理 滑膜组织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性改变。急性期有滑膜血管充血,纤维素性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慢性期血管翳形成及软骨侵蚀,有时伴发骨溶解及新骨形成。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多数有中等度以上发热,全身虚弱,食欲减退,多汗,体重明显下降。首发症状以尿道炎起病者居多,往往出现在痢疾发病后3天~4周。通常表现为轻度尿频及尿痛,尿道排泄物稀薄浆液性、脓性或为血性,持续数天至2周自行消失。亦可发生旋涡状龟头炎,前列腺炎、出血性膀胱炎,输精管、精囊炎等。结膜炎表现为轻度的无痛性发红,多为双侧性,一、二天消退,可被患者忽略。但可以复发并持续数周。前色素膜炎是眼部第二个常见的表现。其他症状有浅层角膜炎,角膜溃疡,表面巩膜炎和视神经炎,以及因全眼炎所致的完全失明。关节炎发作急骤,多呈非对称性分布,侵犯数个大关节,以下肢居多,最常见的是膝、踝和跖趾关节。但任何关节均可受累,个别病例可为单关节。受累关节红、肿、热,疼痛剧烈。常见近关节部位的肌肉萎缩,尤其是股四头肌。骨膜炎,特别是在跟腱或髌腱的附着点和跟骨底面以及跖底筋膜炎,往往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和发红,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关节炎持续1~3月自行消退,常有复发。骶髂关节炎不少见,多为单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脊柱炎。比较严重和慢性病例可残留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发生口腔粘膜或舌部无痛性浅表溃疡,如不注意易被忽略。溢脓性皮肤角化病是本病的特征性皮肤表现,见于10~30%的性获得型患者,在痢疾后型则很少发生。有些病例出现心包摩擦音,传导障碍以及与心包炎及心肌炎有关的各种心脏异常。少数患者最终可因主动脉中层病变和主动脉根部扩张而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末梢神经病,一过性偏瘫,脑膜脑炎,颅神经麻痹和精神异常,但均少见。个别患者可出现胸膜炎,肺浸润,紫癜,血栓性静脉炎,胃肠道出血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急性期患者多数有轻度贫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显著增快,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 诊断 过去强调有尿道炎、结膜炎及关节炎三联症,现在认为旋涡状龟头炎和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等表现具有同样的诊断意义。这些特征的任何两个以上联合存在,就可以诊断。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 治疗 治疗以对症为主。四环素对治疗尿道炎、前列腺炎及预防复发有一定帮助。结膜炎毋需治疗或用0.5%可的松点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宜用皮质激素作全身及局部治疗。消炎痛或阿司匹林均可以降低体温,缓解关节疼痛或肿胀,但不能缩短病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关节炎的效果并不优于非甾类抗炎药。跖底筋膜炎和足跟痛用去炎松局部注射可助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初次发作多自限,在1~6个月症状消退,外周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半数患者有病变活动,复发时只有一种或二种表现存在、严重者可造成关节畸形及失明。 ☚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 ☛
Reiter综合征 Reiter综合征Reiter综合征系以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三联症为其特点。具备三项者为完全型,具备其中两项者为不完全型。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告。1%非淋菌性尿道炎及0.2%痢疾患者可以诱发此综合征。主要累及青年男性,男女比例为10~15:1,在妇女、儿童及老年中很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因尚不明。过去曾认为是对淋球菌或志贺菌的变态反应或由于支原体、病毒的直接侵犯。最近报告从患者的尿道、结膜、滑液和滑膜分离出衣原体。在美国和英国多发生在性交后,称为性获得型。在欧洲、北非、中东和远东本病发生在细菌性痢疾流行期间,称为痢疾后型。国内90%以上患者发病前有痢疾或腹泻史。75~95%的患者为HLA-B27阳性。有HLA-B27抗原标记的个体,患耶尔森菌、沙门菌及痢疾杆菌肠道感染时,关节炎的发生率比在一般人群中高出数十倍。患者的炎性滑膜液中出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滑膜血管周围和间质中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提示感染因子、遗传基因及免疫变化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滑膜组织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性改变。急性期有滑膜血管充血,纤维素性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慢性期血管翳形成及软骨侵蚀,有时伴发骨溶解及新骨形成。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多数有中等度以上发热,全身虚弱,食欲减退,多汗,体重明显下降。首发症状以尿道炎起病者居多,往往出现在痢疾发病后3天~4周。通常表现为轻度尿频及尿痛,尿道排泄物有稀薄浆液性、脓性或为血性,持续数天至2周自行消失。亦可发生旋涡状龟头炎,前列腺炎,出血性膀胱炎,输精管,精囊炎等。结膜炎表现为轻度的无痛性发红,多为双侧性,一二天消退,可被患者忽略。但可以复发并持续数周。前部色素膜炎是眼部第二个常见表现。其他症状有浅层角膜炎、角膜溃疡、表面巩膜炎和视神经炎,以及因全眼炎所致的完全失明。关节炎发作急骤,多呈非对称性分布,侵犯数个大关节,以下肢居多,最常见的是膝、踝和跖趾关节。但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在个别病例可为单关节。受累关节呈红、肿、热、痛。常见近关节部位的肌肉萎缩,尤其是股四头肌。骨膜炎,特别是在跟腱或髌腱的附着点和跟骨底面以及跖底筋膜炎,往往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和发红,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关节炎持续1~3月自行消退,常有复发。骶髂关节炎不少见,多为单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脊柱炎。比较严重和慢性痛患者可残留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发生口腔粘膜或舌部无痛性浅表溃疡,如不注意易被忽略。溢脓性皮肤角化病是本病的特征性皮肤表现,见于10~30%的性获得型患者,在痢疾后型则很少发生。有些病例出现心包摩擦音、传导障碍以及与心包炎及心肌炎有关的各种其他心脏异常。少数患者最终可因主动脉中层病变和主动脉根部扩张而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末梢神经病、一过性偏瘫、脑膜脑炎、颅神经麻痹和精神异常,但均少见。个别患者可出现胸膜炎、肺浸润、紫癜、血栓性静脉炎、胃肠道出血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急性期患者多数有轻度贫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显著增快、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 诊断 本病过去强调有尿道炎、结膜炎及关节炎三联症,现在认为旋涡状龟头炎和溢脓性皮肤角化病等表现具有同样的诊断意义。这些特征的任何三个联合存在或甚至只有两个,就可以诊断。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 治疗 以对症为主。四环素对治疗尿道炎、前列腺炎及预防复发有一定帮助。结膜炎毋需治疗或用0.5%可的松点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宜用皮质激素作全身及局部治疗。消炎痛或阿司匹林均可以降低体温,缓解关节疼痛或肿胀,但不能缩短病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关节炎的效果并不优于非甾类抗炎药。跖底筋膜炎和足跟痛用去炎松局部注射可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预后 初次发作多自限,在1~6个月症状消退,外周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半数患者有病变活动,复发时只有一种或二种表现存在。严重者可造成关节畸形及失明。 ☚ 强直性脊柱炎 牛皮癣关节炎 ☛
Reiter综合征 Reiter综合征Reiter综合征包括三类主要症状,即非特异性尿道炎、眼结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系Hans R iter于1916年首先描述。病因不明,可能为病毒所引起。患者几乎都是男性青年,病变范围不限于尿道、眼结膜和关节,可累及其他器官,过去所称Reiter三联症现已弃用,并认为是全身性感染病变。最近报道,本病患者96%具有HLA-B27抗原,故病因可能与遗传素质有关。 常由性交激发,潜伏期5~30天。起病大多以亚急性非细菌性尿道炎开始; 炎症类似淋菌性,但查不到淋病双球菌。尿道分泌物清而呈粘性,数天后出现眼结膜炎,先在一侧,继而累及对侧。伴有轻度发热,一般于10~14天后发生关节炎。但三者也可同时发生,在此种情况下病情较急剧,体温也较高。如无并发症发生,炎症在数天后即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但数月或数年之后仍可复发。在反复发作者,可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贫血,并在许多器官产生病变。 泌尿系统有包皮炎、阴茎头炎、尿道口及阴茎头糜烂,尿道炎经久不愈,还可发生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膀胱三角区炎及肾盂肾炎等,但从不发生附睾炎。反复发生尿道炎后可形成尿道狭窄。眼呈卡他性结膜炎,继发性感染后呈粘液脓性结膜炎。也可发生渗出性虹膜睫状体炎。严重的病变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和视力极度减退。骨关节的关节炎呈多发性,易侵犯较大的荷重关节如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跟骨常有骨刺形成。皮肤最常见为皮炎,其他有皮肤角化,类似脓疱性牛皮癣或脓性角皮病。病变好发于面部、手、足及阴茎皮肤。消化系统发生水疱性口腔炎或鹅口疮,腹泻等。心脏易发生心肌炎。少数病例可由于多次发作心肌炎而死亡。 病因不明,故无特效的治疗。抗菌药物无效,仅用于继发感染。一般口服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控制炎症。关节腔内注射皮质激素对控制关节炎,疗效显著。眼结膜炎也采用口服皮质激素,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如金霉素、氯霉素及磺胺药等滴洗眼结膜。患有角膜炎或角巩膜炎时,应采用阿托品散瞳,局部滴可的松眼药。如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均不见效,可试用多种抗体的沉淀素。Reiter综合征现已被怀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故可采用胺基甲基叶酸治疗。 ☚ 尿道狭窄 精阜炎 ☛ 0001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