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包产到户问题上的反复
1959年12月7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 《关于当前农村整风、整社情况及今后意见向中央的报告》 中指出: “切实纠正和防止包工包产到户的错误做法”。再一次把农民愿意接受的办法否定了。
总之,人民公社化运动本来是“左” 的思想的产物,本应反“左”,及时纠正那些在人民公社体制问题上的错误做法,结果1959年批判彭德怀同志,又开始反右,使那些“左” 的做法不但没有及时纠正,反而“左”上加“左”,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倒退。
据新《河北四十年》提供的数据: 从1950—1958年,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基本上年年增产,而1959年的农业总产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58年减少3.5%,粮食总产量减产11.69%; 棉花减产8.9%; 油料减产9.6%; 大牲畜年末存栏头数减少0.95%; 生猪年末存栏头数减少4.4%。1960年,全省农业总产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仅有28.5亿元,比1959年减少10.9%,低于1952年29.7亿元的水平。粮食总产量降到622.82万吨,低于1952年772.19万吨的水平; 棉花降到19.32万吨,低于1951年23.04万吨的水平; 油料作物降低的更多,只生产了11.47万吨,比1959年减少61%,低于1949年26.36万吨的水平;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为284.64万头,比1959年减少了11.48%,比1949年的423.39万头还少5%; 猪存栏数为415.80万头,比1959年减少36.8%,低于1951年423.39万头的水平。总之,农业大减产,引起了城市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的严重紧张,更引起农村粮食和饲料的紧张,有些地方群众甚至发生浮肿和非正常死亡情况,导致了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尽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生产关系的严重脱离实际,挫伤农民积极性也是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