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总序 走向新的世纪 总序 走向新的世纪 半个世纪前,一位哲人曾忧郁地发问:中国文化之美丽精神往何处去?今日思之,犹怦然心动。国情日新,宇宙恒变,处于当代世界文化大视野中之吾国文化,如何在东西文化之碰撞与融会中铸造崭新生命又永葆其美丽精神,实非等闲之事。 文化者,民族灵魂之光也。雄浑浩茫之文学艺术,博大宽容之哲思气质,生生不息之民族精神,兼收并蓄之文化表象,实乃中华民族灵性之结晶。中国文化品格,重各类学术文化精神之融和,而恒以完美人格之形成和民族文化之弘扬为旨归。故《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言在于知人。盖人者,关乎文化精神之消长,民族气运之盛衰也。鉴于此,予以为,文化之根系于人。文化之创造,诚当日新其德,通其变以不倦;月新其视,刚健笃实以辉光。故而,冷峻把玩与审视国宝家珍,重塑华夏审美文化人格,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之要旨。为此大计,遂策划有《中国文化大观系列》,奉献给炎黄子孙,朋友同道。 “大观”者,取其繁富多彩、洋洋大观之意也。或窥视字里乾坤,以追溯文明根系之久远;或叩访古迹名胜,以探测文化积淀之丰厚;或遍览岩穴陵寝,以寻觅初民五彩之梦境;或博采艺苑精华,以领悟先哲创造之伟力;或追摄古今,以把握社会历史之脉向;或俯瞰东西,以通晓宇宙人生之底蕴。每卷力臻纵涉古今,横贯史论,汲取学术探究之新论洽识,承接世界文化之八面来风,以穷“有边无边”之理,得“有尽无尽之见”(章太炎语)。《中国文化大观系列》,每卷字百余万,图数百幅,力求视野开阔,见解新鲜,资料丰饶,文笔生动,装帧精美,居较高层次而涉猎中国文化之方方面面,并兼具学术理论、鉴赏收藏与工具书之价值。 大浪淘沙,真情不泯。此大观得以问世,幸赖新老同仁鼎力相助,精诚合作。玉壶冰心,表里澄澈,清贫自守,民族脊骨。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值此世纪将去之际,我等恳祈海内知音,承之以艾,继之以油,同裁吾古国五千载之悠悠霞彩,共织我中华新世纪之灿灿云锦。 是所望焉,谨序。江溶 一九九○春于北京大学寒暑斋 |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序言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敦煌莫高窟158窟涅槃大佛 ☛ 0000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