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3.河西开发历史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河西开发历史概述

3.河西开发历史概述

河西走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曾是我国联结西域的重要通道。据历史文物考证,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可能在商周时代(约公元前1066年左右)就已开始形成,而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史籍记载,西汉初,河西被匈奴占据, 交通阻断。汉武帝继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于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派卫青、霍去病率大军出击匈奴,匈奴远遁。同时,设郡县,筑塞垣,分河西地区为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修筑长城,置玉门关、阳关以为门户,彻底开通了“丝绸之路”,接着便移民实边,分兵戍守,开发河西。隋、唐时代,特别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河西走廊亦随之而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冲以及我国农业和国际贸易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加之河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它做为巩固中原,拓展疆域,筹集军粮,征调军马和发展对外交往的战略要地。继汉武帝第一次移民开发河西之后, 隋唐和明清等朝代又从全国和甘肃东部移民,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屯垦开发,发展水利事业,开荒种地,使河西在历史上发挥了繁荣经济、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但是,在鸦片战争后,由于海运兴起,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加之当时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等,使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949年, 河西地区总人口仅有171万人, 比明朝时期的户籍人口还减少19万多人;粮食总产量仅3.78亿公斤, 人均占有粮食220多公斤。整个河西地区处于百废待兴的境况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为了发展甘肃的农业生产,特别是为了解决全省粮食长期不能自给的问题,国家和省上对河西走廊先后进行了5次重点开发。
第一次是1958年,省上抽调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对河西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开发规划,成立了移民局,计划从河南、山东、天津和本省河东地区向河西大规模移民(部分已开始实施),进行大面积的水土资源开发。以后由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开始,绝大部分移民自发返回原籍,加之各方面准备不足,资金、物资和粮食等严重匮缺, 此次开发于1960年被迫中止。
第二次是1964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河西开发再次提上议程,成立了甘肃省河西建设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力量,进行了水利工程、荒地资源等一系列规划和勘测设计工作,部分工程已上马。后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0年动乱,建设机构解散,工程下马, 河西开发再度被迫停顿。
第三次是1970年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之后,特别是1973年王震副总理视察河西之后,明确提出了要把河西地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的奋斗目标。这次开发省上没有成立统一的指挥机构, 是以“农业学大寨”的精神,主要依靠农民的力量,以县或乡为单位统一组织开展的, 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这次开发尽管出现过某些“人海战”、强迫命令、平调农民财产和劳动力等弊端,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经过8年的努力,修建了一大批水库、干支渠道和渠路田林配套的基本农田,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一定改善。到1978年,有效灌溉面积比1970年增加了4.4万公顷, 保证灌溉面积增加了6.2万公顷,新建配套“条田”21.3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由9.8亿公斤增加到15.4亿公斤,商品粮由1.7亿公斤增加到3.5亿公斤。油料、甜菜、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第四次是1978年,中共甘肃省委在张掖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制定了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方针和主要措施。同时成立了甘肃省河西工作组。4年来,该工作组与河西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密切合作,动员和组织群众,实施建设规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使河西商品粮基地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建设资金不落实,致使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议定的一些开发项目未能付诸实现。
第五次是1982年,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视察河西和中部定西地区及宁夏西海固地区后, 经国务院讨论决定,“三西”地区列为全国农业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从1983年起,每年拨出专款2亿元(其中甘肃“两西”地区1.6亿元)进行“三西”农业建设,先安排10年。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甘肃省成立了“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专抓此项工作。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
河西地区在进行农业开发建设的同时, 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还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交通建设。除玉门油矿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开始开发外, 酒泉钢铁公司、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国营404厂等大企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6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建设并崛起的。贯通河西走廊的兰新铁路和国道312线公路,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 也都是伴随着河西开发而建设起来的。这些工业和交通项目,尤其是兰新铁路与独联体国家铁路接轨形成新的亚欧大陆桥后, 对河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使河西走廊的战略位置更加突出。一条现代“丝绸之路”必将随着河西开发的进程而重放异彩。

☚ 2.河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二) 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概况 ☛
000197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