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推进工业化进程
3. 推进工业化进程
1978—1995年,江苏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3.3倍,年递增20. 7%,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76. 1%上升到88.2%。乡村工业为全省经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农村工业产值所占比重,1978年仅占17%,1992年首次超过50%,1994年,乡镇工业产值达6 142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66.72%,首次实现了 “三分天下有其二”,其中乡村工业完成产值5 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91%,高于全省国有企业增长幅度23.3个百分点,在全省新增的2 037亿元工业产值中,有1 553亿元产值是由乡村工业创造的,占全省新增产值的76. 2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江苏乡镇企业坚持“三外齐抓,三外齐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全省扩大开放的生力军,再一次“异军突起”。1994年,外贸出口交货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 057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营业收入的24. 6%,占全省出口商品收购总额1 261.77亿元的83. 8%。1995年出口交货值1 439亿元,1994年底,实有乡镇三资企业达9 392家,占全省三资企业数的近一半;实际利用外资58.88亿美元,约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