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争取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一贯的政策,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中国外交实践的落脚点,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明确提出: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7页)早在建国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 “一直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 (《周恩来选集》下卷,第85页)邓小平提出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对世界大局及中国的现实状况作出准确把握后提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因而把在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作为对外政策目标。70年代以后,邓小平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争取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世界上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有和平的环境。从国内因素讲,和平对于生产力落后的中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外部环境有利,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反之会影响建设进程,甚至被迫中断刚步入正轨不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无论从中国自身的利益还是世界的根本利益上讲,争取和平应该是中国外交的目标。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中国同主张正义的国家一道,推动联合国多次通过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决议,促使持续13年的柬战火在1991年停熄; 中国支持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主张在苏撤军的情况下,让阿富汗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中国主张在中东问题上应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寻求政治解决; 在长达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中,中国进行一系列的调停活动,不赞成采取制裁等强硬手段,主张耐心多做工作,1988年8月,中国代表以安理会当月主席的身份主持发表了两伊停火和直接进行谈判的声明; 1990年的海湾危机中,中国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主张用联合国机制进行调解和斡旋,不赞成大国军事卷入; 1991年,中国同意联合国同时接纳朝鲜北南双方为两个新成员国,促进了朝鲜半岛的缓和与稳定;中国与其它联合国成员一道,促使安哥拉1991年结束了16年的内战,促成了纳米比亚1990年3月获得独立并于4月加入联合国; 1992年中国支持安理会派遣多国部队前去索马里确保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运送和发放; 1998年从年初开始,中国积极推动伊拉克核查危机的政治解决,反对诉诸武力。中国的和平外交活动,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和平环境。

☚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
000002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