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1. 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争论较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术界对管理科学体系本身的理解以及对各个分支学科的对象有不同理解引起的。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它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1)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就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来说,管理科学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教育、科学各部门之间,以及国家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地区、部门、企业之间客观地存在着诸如价格、利润、奖金、贷款、合同等复杂的经济关系,现在所谓的“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主要也是着重研究经济关系,解决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 (2)研究生产力方面的内容。生产力的合理组织 (包括布局、配置等),本身就是管理科学需要研究的问题。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合理布局、合理组织,使生产力达到功能最大化是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 (3)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经济管理与上层建筑也有密切联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的总和) 与上层建筑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整体,进行经济管理,离不开政策、法令、管理体制、计划体制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因此,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要包括上层建筑。管理科学研究对象的上述三方面,通过管理的具体工作融为一体,又通过管理的具体工作得以存在和表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管理”与“经济管理科学”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经济管理”是已经实施的各种管理手段、方法、经验的总结,是具体管理过程的行动指南。而“经济管理科学”则应以“经济管理”为对象,主要研究经济管理学科内部的体系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经济管理学科与其他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哲学等相关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可见,经济管理科学的对象是经济管理,或者说,经济管理科学是研究经济管理理论的科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管理科学既不仅仅是研究生产力合理组织的学科,也不仅仅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科,而是一门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具体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工业经济管理学就是研究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学科。这样,经济管理科学既不是研究“要素”的学科,也不是研究“关系”的学科,而是研究这些“要素”与“关系”具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第四种观点认为,作为经济管理科学,不可能仅仅研究经济发展运动规律本身,更主要地是研究人们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否则,就很难成其为管理科学。这样,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们对经济运动所进行的决策、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整个社会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以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之上合理组织生产力、完善和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管理过程。
第五种观点从管理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关于研究对象问题的不同看法。经济管理到经济管理科学的转化,决不仅仅是概念差别,二者的不同是由它们的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特别是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的。当代管理科学应当由过去研究经济理论的学科转变为研究管理应用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在研究对象上,决不能只研究经济规律本身,还应当研究人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活动,并且,应该把后者作为重点。这种重点转移也是当前管理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 二十一、经济管理科学篇 2. 经济管理科学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