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学生想思政治工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学生想思政治工作 这方面有大量的探讨文章、经验总结,并出版了一批着作和集子。讨论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教育对象的分析: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在机制的理论研究。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把握有较大的出入,但可以概括为“问题多论”、“主流好论”和“两分论”三种观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层次、分阶段。(三)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四)要有一个整体的、综合的观点。学校德育要与其他诸育相结合;学校教育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配合;高校、中学、小学以至幼儿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互相衔接,形成系列。(五)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疏导的方法,不能简单化地灌输、强扭,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一些新的探索,如采用自然科学领域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类型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手段进行研究。 曾德聪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是较早的一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理论探索的专着,出版后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高等学校设置“大学生思想品德课”后,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着作、教材。主要有陈秉公主编的《大学生修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沈忠俊等着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余立主编的《思想品德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的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学中专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高教学会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播下共产主义真理的种子》(教育部政教司编,北京出版社,1983年)、《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尝试》(陈坚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共青团山东省委学校部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