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十九世纪后半期欧美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正确评价各国的社会民主党。 使学生认识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第二国际破产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二、教学内容 1.第二国际的建立:巴黎公社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第二国际的建立。 2.第二国际的前期活动:第二国际各国党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非常法”废除后恩格斯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3.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和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修正主义的泛滥;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4.布尔什维克党为建立共产国际而斗争:斯图加特大会和巴塞尔大会——为制止帝国主义战争而斗争;列宁反对社会沙文主义和社会和平主义的斗争;列宁团结各国左派为建立第三国际而斗争。 三、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 2.试述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成就和革命战略。 3.试述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社会根源。 4.什么是第二国际破产的原因? 四、名词 第二国际 可能派 爱森纳赫派 哥达纲领 爱尔福特纲领 伯恩施坦主义 米勒兰事件 橡皮决议案 巴塞尔宣言 社会沙文主义 五、参考书目 恩格斯:《给奥·倍倍尔的信,1875年3月18日-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6-33页。 马克思恩格斯:《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摘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67-375页。 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9页。 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同上书,第2卷,第437-440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