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其他疗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方法1 配方:人中、风府、少商、大陵、曲池、丰隆、隐白、少冲、内关、神门、百会、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少商、商阳、大敦、中冲、至阳。操作:以上诸穴,十二井穴或毫针刺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均可,水沟以毫针进针0.5寸,行雀啄泻法,其余均用提插捻转泻法。 疗程:每日针1次,15次为1个疗程。 ■方法2 配方:内关、人中、间使、上星透百会。 操作:人中向鼻中隔斜刺0.3寸,施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内关、间使直刺1.5寸,施提插捻转泻法1分钟,上星透百会,平刺进针2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 ■方法3 配方:内关、人中、十宣。 操作:人中向鼻中隔斜刺0.3寸,施雀啄泻法,以眼睛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内关施术同前,十宣放血。 ■方法4 配方:复溜、大椎、风池、合谷。 操作:复溜进针1~1.5寸,施捻转补法,余穴操作同上。 ■方法5 取穴:立静穴(在风池与哑门穴连线中点下1.2~1:5寸处)。 配穴:定神、颈间、虎边透后溪、三阴交透悬钟、足三里。 针法:向椎体方向刺1.5~2寸。患者有触电样针感,放射至同侧头部和上肢,针后感觉舒畅,思睡。 【穴位埋线】 方法:尾骶割治、穴位埋线配合内服中药治疗。 (1)长强穴割治: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后,在长强穴横开一口(1~2厘米),深度1~3厘米。把尾骶骨两侧的筋膜用金属小钩钩出,切断,再用5%~10%石炭酸溶液浸泡的纱条填塞切口处,盖上消毒纱布。2~3天换药1次。待病情好转后,改上消炎粉,使伤口愈合。 (2)穴位埋线: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后,用不锈钢2号皮针,穿以铬制2号羊肠线在大椎、身柱、长强三穴横穿,宽3~4厘米,深0.5~2厘米。线头勿露出皮肤以防发炎。术后盖上消毒纱布即可。 【中药安定注射液穴位注射】 取穴(分组):①定志(大椎旁开2.5寸)、心俞、巨厥、阴郄、中郄;②定志、心俞、肝俞、内关、脾俞。 配穴:厥阴俞、膻中、期门、郄门、章门、地机、魄户、魂门、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安眠。 每日1次,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随症加用配穴,每次选主、配穴共3~4穴,每穴注射药液1~2毫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