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荆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荆叶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拾遗》。别名:蚊枝叶,白背叶,姜荆叶,埔姜叶,姜子叶: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叶,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干燥叶片皱缩,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叶状复叶,小叶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叶脆易碎,有香气。 味甘苦,性平。解表清热,利湿解毒。 水煎服(《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日服2次,每次6克(同上)。 ❸ 治痧气腹痛:新鲜黄荆枝头嫩叶、新鲜辣蓼枝头嫩叶各30克(切碎),吴茱萸9克(研细)。同捣极烂、做成条状锭子,晒干。用时取药锭3克,凉开水磨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❺ 治脚蛀(脚癣):黄荆叶,捣烂罨上(《本草纲目拾遗》)。 现代临床❶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鲜黄荆叶150克,洗净,加水800毫升,煎煮1.5小时后过滤,再浓缩至100~120毫升。成人每次30~40毫升,日服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