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鬼针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鬼针草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别名:鬼钗草,婆婆针,刺儿鬼,脱力草,引线包。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的全草。一年生草本,高40~85厘米。

茎直立,下部略带紫色,四棱形。干燥全草。

茎略呈方形,幼茎有短柔毛。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

茎顶常有扁平状花托,著生10余个呈针束状、有四棱的果实,有时带有头状花序。味苦,性平,无毒。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煎汤,15~30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孕妇忌服。
❶ 治疟疾:鲜鬼针草250~350克。

煎汤,加入一个鸡蛋煮汤服(《闽东本草》)。
❷ 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

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3次(《泉州本草》)。
❸ 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15克,青松针30克。

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❹ 治肝炎:鬼针草、黄芪棉各45~60克。

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❺ 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15克(切细)。煎汤,和鸡蛋1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1次(《福建中医药》1961年)。
❻ 治偏头痛:鬼针草30克,大枣3枚。水煎温服(《江西草药》)。

❼ 治胃气痛:鲜鬼针草45克,和猪肉120克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泉州本草》)。
❽ 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15~30克。煎汤服(泉州本草》)。

❾ 治四肢无力:脱力草一把。煎汤服(《江苏药材志》)。
❿ 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福建民间草药》)。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阑尾炎:鬼针草干品15~30克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剂。治疗小儿腹泻: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熏洗6次。全草含生物碱、鞣质、皂甙、黄酮甙。茎叶含挥发油、鞣质、苦味质、胆碱等。果实含油27.3%。将等量鬼针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或酒精浸剂,予大鼠口服,剂量为10克(生药)/千克·天,共5天,对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豨莶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同量口服,同样有效,说明鬼针草可代替豨莶草作消炎药应用。

单味鬼针草或海州常山、豨莶草均无明显作用;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从复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泪等。

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