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豆蚕豆。少年:“大豆地里的山芋开了花,连开了三年的荒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豆dàdòu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半蔓生,叶椭圆,结荚果。种子也叫大豆,多呈黄色,蛋白质、脂肪丰富,可供食用、榨油等。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大豆 大豆 dàdòu 古時黄豆、青豆、黑豆之統稱。一年生草本,莖半蔓生或直立,葉團,有尖,花有紅白數色,莢有細毛,子實圓,有黄、白、黑、青、斑諸色,富含蛋白質、脂防,可食用,亦可製取油料及其他副食品,莖、葉、莢可作飼料。《周禮·天官·太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鄭玄注引鄭衆云:“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大豆》引《氾勝之書》云:“大豆保歲易爲宜,古之所以備凶年也。” 大豆 豆类 豆类豆(豆子;绿~;刀~;豇~;饭~) 菽 ☚ 麦黍等粮食 谷物1 ☛ 大豆soybeanGlycine max(L.)Merr.,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油分,可供食用、作油料和饲料。别名甚多,依种皮颜色而分别称为黄豆、青豆、黑豆;摘鲜豆荚以嫩豆粒作蔬菜用者称毛豆。小粒型褐皮大豆,在中国南方称泥豆、马料豆,在东北称秣食豆;黑皮的称小黑豆。起源于中国,古籍中称菽。现今的栽培大豆是中国以野生大豆通过长期人工进化演变而来。野生大豆(G.soja Sieb.et Zacc)缠绕茎细,叶披针形或卵形,豆荚小,种子黑色,但染色体数与栽培大豆相同,2n=40。野生大豆不断向大粒、非蔓生型、熟期适中、含油量高的方向改良驯化而成栽培大豆。直根系,有根瘤。发育良好的根瘤,根瘤菌约可供应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茎有节15~24个,豆荚着生在节上;主茎下方2~3个节上多有分枝。因结荚习性不同而可分为:无限结荚性、有限结荚性和亚有限结荚性。多为3小叶复叶,茎、叶及荚上均有茸毛。蝶形花,花冠紫或白色。自花传粉。荚果呈黄、褐或黑色。种皮呈黄、绿、褐、黑或双色。子叶多为黄色,少数绿色。按栽种季节不同而有春、夏、秋播大豆之别。虽然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但对环境条件反应较敏感,同一品种南北引种不宜超过纬度1°。 大豆Soybean油料作物。豆科,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东亚。大约在1800年引入美国,用作饲料。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大豆可做食用油的原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产量迅速增加,其中美国、中国、巴西的大豆产量占世界大豆产量的90%以上。大豆油是一种高质量的食用油,可用于生产人造黄油、压缩油和色拉油。榨油后剩下的豆饼渣是高蛋白的家畜家禽饲料。喜温暖,平均温度要求21℃,无霜期120天~150天。加拿大大豆年产量约98.8万吨,大部分产于安大略省南部。 大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株高60~100 cm,茎15~24节,根深约1.5 m。根瘤可供植株需N量的1/3~1/2。叶为3小叶的复叶。适宜生长温度约为26℃。中国东北大豆年积温为2300~3000℃。1998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8500 万hm2,总产量1515.17 万t。 大豆 大豆dadouGlycine max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茎粗状,直立或有时上部缠绕,全株密生黄色长硬毛。复叶,小叶三片 (三出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比侧生小叶大,卵形,侧生小叶斜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或淡紫色。荚果,线状长圆形或镰刀形,密生黄色硬毛,荚在含种子之间收缩。种子椭圆形、球形,黄色、淡绿色或黑色,故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花期6~7月,果期8~9月。性喜温暖,需水较多。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东北各地为最多。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可供食用,作油料和副食品。豆油在工业上用途甚广,可制油漆、甘油等;茎、叶、荚可作饲料。 ☚ 茶 豌豆 ☛ 大豆 大豆Dadou豆科。又名黄豆、毛豆、青豆。一年生直立草本,密生褐色长硬毛,高约1米。三出复叶,小叶菱状卵形;具托叶和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萼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荚果长圆形,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粒,黄色或绿色,卵形至近球形。原产我国。已有4—5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至秦汉以后才称豆。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种子含油17.8%,蛋白质38%,1公斤大豆相当于2公斤牛肉,4公斤猪肉及12公斤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极高,除榨油外,可制豆腐及各种豆制品;榨油后的豆饼是好的饲料和肥料。 ☚ 落花生 绿豆 ☛ 大豆 大豆Dadou我国是“大豆的祖国”,4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大豆。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的山西候马出土的10粒金色滚圆的大豆,据鉴定就是2300多年前的产物。一直到19世纪前,我国可说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大豆的国家。1873年,我国大豆在奥地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首次展出,被誉为“东方一宝”和“中国珍珠”闻名世界。1936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达1.34亿亩,总产量113亿公斤。当年全世界大豆只有123亿公斤,我国大豆产量就占去91.2%。以后由于战争破坏,大豆生产下降。至1949年,全国大豆产量仅有51亿公斤。大豆含蛋白质40%,比稻米、玉米、小麦高出二三倍。含油率12—25%,远远高出所有的粮食作物,故被人们称为“植物肉”。可见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副食品原料,牲畜的精饲料。大豆的这些功能和特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从我国引植的主要原因。1740年法国最先从我国引植,以后又相继传到了英、奥、匈、德、美诸国。特别是美国,1977年总产量达467亿公斤,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已被美国、巴西等国所超越。大豆是喜温植物。其生育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0—25℃。我国北方暖温带地区显然是大豆适宜生长区。所以我国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一直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地。东北松辽平原常年播种面积占全国大豆总面积1/3以上,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2/5,是我国大豆最大的、品质最优的商品生产基地。如果以省论,黑龙江省则是全国出产大豆最多的省份。该省近年播种面积常维持在2 500万亩上下,每年收购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一半多。东北大豆主要集中在沈阳—哈尔滨、克山铁路线两侧100—200公里的平原地带,其中辽源、长春、哈尔滨是大豆主要集散地,素被人们称为“大豆三大仓库”。黄淮平原产区主要集中于淮河以北、石德铁路以南、京广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一般与冬小麦轮作,商品率不高。 ☚ 小麦 中国的经济作物 ☛ 大豆 大豆Glycinemax黄豆、青豆、黑豆的统称。双子叶植物,豆科。原产中国。一年生草本油料植物。上有很多根瘤。小花白色或紫色,种子球形或椭球形,种皮黄色、青色、黑色等。以黄豆为主,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脂肪(20%)和蛋白质(40%),素有豆中之“王”的美称。嫩时可作蔬菜吃用,老熟种子可以榨豆油。黄豆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特别含有赖氨酸。所含脂肪优于动物脂肪,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所含磷脂、胆碱对神经系统有保健作用,可防治老年性痴呆、记忆力减退、延缓老化;维生素E为抗衰老的物质。黄豆经磨碎能加工制成豆腐、豆浆、酱油;黄豆种子发芽成“黄豆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常吃可防治肥胖症。我国有几千年的大豆栽培历史,以东北地区栽培较多,产量高,质量最好。自187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我国的大豆,使外国人大开眼界,并把中国公认为“大豆王国”。此后,我国的大豆相继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 赤小豆 蚕豆 ☛ 大豆dà dòu《本草纲目》谷部第24卷大豆(244)。药名。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的种子。参见“黑大豆” 条。 大豆 大豆卷大豆卷,又名大豆蘖、菽蘖、清水豆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大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 Merr.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的干燥品。全国各地均产。 ☚ 淡豆豉 葛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