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除陌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除陌钱 唐代对交易所得及公私支付钱物所课的税。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因军费不足,根据判度支赵赞的建议,开征除陌钱。“所谓除陌钱者,公私给与卖买,每缗官留五十钱……敢隐钱百,杖六十,罚钱二千,赏告者钱十缗,其赏钱皆出坐事家。”(《资治通鉴》卷28)税率为5%。如果是物物交换,则折钱计税。 通过牙商成交的由官府交给牙商印纸,对买卖进行登记、核算纳税。不经过牙商的交易另给私簿,登记交易额,申报纳税。 若有偷漏税者,依法处罚。除陌钱十分苛重,加之牙商专横,勒索扰民。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泾原兵在长安哗变时,曾以不纳间架,除陌税为号召,德宗被迫将其废止。 除陌钱属交易税性质,是唐代的杂税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