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旃陀(Ajantā)石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旃陀(Ajantā)石窟 印度佛教美术遗址。 位于德干高原文达雅山。已发现的洞窟有30个,其中5所是带塔的礼拜窟,其余为僧徒的居住窟。窟内有2至7世纪的壁画。 内容多为佛传和本生故事,画面表现了古代印度社会,诸如音乐、舞蹈、田猎、畜牧、农耕以及宫廷生活等。 人物画法注意明暗和立体效果,对中国新疆和河西一带的石窟壁画有一定影响。中国石窟寺中心柱窟的建筑形式即与阿旃陀的支提窟有一定的渊源。 据印度学者研究,阿旃陀石窟的某些窟室壁画或有中国画师参加制作,反映了古代中国和印度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最早记录阿旃陀石窟的是中国唐代的高僧玄奘法师,他于公元638年抵此,于《大唐西域记》“摩诃剌陀国”条对其地理位置、建筑雕刻以及土俗传说,均有详细记述。 19世纪上半叶,考古学者根据玄奘的记载,终于发现了这一宝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