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阴道良性实质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阴道良性实质瘤 阴道良性实质瘤是指发生在阴道组织的良性肿瘤而言。包括乳头状瘤、纤维瘤、平滑肌瘤。阴道良性实质瘤的发病率很低,较大的肿瘤临床上可出现阴道坠胀,性交困难、腰痛等症状。属中医学“症瘕”范畴。 〔病因病机〕 阴道良性实质瘤的发生与阴道炎症刺激,组织增生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与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有关。 〔西医诊断标准〕 1.病理诊断组织学证实为阴道良性实质瘤。 2.临床诊断:有阴道下坠,腰痛症状,阴道窥器检查可见有生长的阴道肿物。 〔鉴别诊断〕 1.阴道囊肿:常好发于阴道侧壁或阴道前壁下方处,可单发也可多发,大小如葡萄或乒乓球,囊性感明显,表面的阴道粘膜变薄多无症状。 2.阴道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位于阴道直肠膈内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类似阴道肿瘤。但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者有痛经病史,呈周期性改变。肿物表面有凸凹不平的结节感。大小不一,触痛明显,表面呈紫蓝色,一般不难鉴别。活组织检查可证实。 3.子宫粘膜下肌瘤:有月经过多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病史。阴道窥器检查可见肿物突出于宫颈口,如用子宫探针在肿物周围可探入宫腔,其宫腔长度与检查的子宫大小一致。 4.膀胱膨出:阴道前壁肿瘤易与膀胱膨出混淆,膀胱膨出者肿物柔软,阴道壁光滑,平卧时肿物缩小,屏气时增大,常伴有张力性尿失禁,用导尿管插入尿道口,可在膨出的肿物内触及导尿管。 5.直肠膨出:阴道后壁的肿瘤易与直肠膨出混淆,直肠膨出时,阴道外口增大,后壁呈球形膨出,阴道粘膜色泽正常,屏气时肿物增大,肛门指诊时指尖向前可弯入膨出物的腔内。 6.阴道恶性肿瘤:恶性肿物一般不光滑,有触痛,流血,病变组织活检可确诊。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气滞血瘀 阴中包块,质较硬,阴部坠胀不适,面色晦暗,肌肤乏润,口干咽燥不欲饮,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二、湿热瘀结 阴中肿物,灼热、溃破、疼痛、带下色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注意保持外阴、阴道清洁。 2.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阴道炎。 二、中医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散结。 方药:加味乌药汤合桂枝茯苓丸。 乌药20g 当归20g 香附10g 甘草10g 木香10g 桂枝20g 茯苓10g 三棱20g 莪术20g 赤芍15g。 2.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除湿,散结化瘀。 方药:银甲汤加减。 双花20g 连翘20g 蒲公英20g 紫花地丁10g 红藤20g 大青叶20g 茵陈15g 鳖甲10g 蒲黄15g 琥珀10g 桔梗10g。 三、手术治疗 确诊本病后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的办法治疗。术中注意尽量紧贴肿瘤表面剥离,以免损伤膀胱、尿道和直肠。切除有蒂肿瘤时不能过度牵拉,以免同时切破膀胱和直肠,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其他疗法 1.喷撒法:用儿茶、硇砂、钟乳石共研细面喷撒入阴道,隔日上药1次。解毒祛腐抗肿瘤。适用于阴道肿物合并阴道炎者。 2.局部瘤体注射法:取5%莪术注射液5~10ml,局部瘤体注射,每日1次。由浅而深慢慢注入,避免药液渗出。抗肿瘤祛腐生新。 五、中成药 1.桂枝茯苓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活血化瘀,消症散结。 2.夏枯草膏:每次口服9~15g,每日2次。开水冲服。理气散结。 3.大黄 六、单方验方 1.水蛭10条研未,加红糖适量,1日3次冲服。活血化瘀理气行滞。 2.三七研末:调入橙汁适量,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行气活血逐瘀散结。 七、食疗 取粳米100g,生姜1g,桃仁21枚,桂心10g,生地30g,水煮粳米作粥。除桂心外,余药以适量酒绞取汁。待粥煮沸后,下药汁,煮至熟,再调入桂心末空腹服。化瘀散寒止痛。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藤对各种细菌均有高度敏感的抑菌作用;大青叶抑菌抗病毒,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有广谱抗细菌、真菌,抗肿瘤作用;三七抗病毒、抗肿瘤对各种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桔梗抗炎、抗过敏,抗溃疡的作用很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