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诉讼迟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诉讼迟延 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进程迟缓、不能及时结案的现象。依导致迟延的主客观标准,可将诉讼迟延分为两种:客观性迟延和主观性迟延。诉讼迟延是各国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程度有所差别。例如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使用的是一点一滴处理争执点的办法,使一次言词辩论不可能结束案件。如果当事人双方对事实有争论,至少需要两次言词辩论。事实上如果对事实与法律总是有严格的争执,第一审法院的程序可能拖延1年以上。在民事诉讼中,迟延往往引起严重后果,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一方当事人的正当诉讼请求得不到实现,而且严重妨碍审判工作效率。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试图予以克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