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枢

 《道枢》是道教类书。曾慥集。收入《道藏》太玄部、《重刊道藏辑要》觜集。
 曾慥字伯端,自号至游子。两宋之际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任尚书郎,直宝文阁,后退隐银峰。能诗文。除本书外,另有《至游子》二卷传世。
 该书42卷,108篇,主要辑集内丹及与内丹有关的道书。每篇目下附以四言韵文,提括该篇宗旨或出世、传授原由,如首篇《玄轴篇》云:“心劳神疲,与道背驰,冥心湛然,乃道之几。”末篇《灵宝篇》云:“正阳剖微,纯阳互通,集厥大成,众妙之宗。”前者叙宗旨,后者述传授。又如卷28《太清养生篇》云:“古有精方,出于太清,始以去疴,终以通灵。”则称述传世之源。所辑资料,依原文录出,加辑集者已见处,则标明“至游子曰”。引录书文多用原作者道号,姓中随文注出,如“朝元子,陈举,宝元中人”。篇名与原作名有关,但不尽同,如卷1《五化篇》录谭峭《化书》,卷2《坐忘篇》录《坐忘论》又录《天隐子》等,篇名皆依原作主旨而定。又有些篇名依原作者道号而定,如卷19《洞真篇》录于洞真言论,《崇真篇》录崇真子晋道成言论等。还有些篇名取用,原作名中二字或数字,如卷42《灵宝篇》录《灵宝毕法》等。
 该书所辑资料,主要有修道养性和内丹道术两类。如《坐忘篇》、《西升篇》、《玄纲篇》等,皆修道养性之书。《容成篇》、《火候篇》、《坎离篇》等皆言内丹道术。对言内丹道术诸书,清修、阴阳各派并收,自成篇目。且收录关涉内丹理论和著作,如《阴符篇》、《太极篇》等。
 该书辑录的道书,以出于唐宋者居多数,有些道书虽托称古远,实亦唐宋间书。唐以前道书如《参同契》、《黄庭经》、《西升经》等,也作辑录,但为数较少。所录各派道书中,以北宋钟吕金丹派较多。
 该书为南宋之前内丹资料的一次汇编,内容涉及内丹道基本理论,如宇宙和人体生成、生命本原、脏腑功能等,又多言具体的内丹道术,如药物、火候、服气、脏腑调养等,并将内丹炼养术与修道养性结合起来,如首篇《玄轴篇》即其范例。对于研究道教史,尤其是研究内丹道及其流变,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道枢

气功学著作。南宋曾糙所编,全书四十二卷,一百零八篇。举凡气功古籍《参同契》、《入药镜》、《坐忘论》、《悟真篇》、《金壁龙虎经》等,均辑为专篇,予以论述。功法如胎息、呼吸、调气、存想等,也有记载。气功人物如纯阳子、海蟾子、阴真君、赤松子等均简其真名,引述其原著。每篇题下,以四言四句提示要点。为研究南宋以前气功功法理论及内丹术的重要著述。

道枢

道教书名。南宋曾慥集。42卷,108篇。综合性道教类书。举凡道教哲学、阴符、黄庭、太极、服气、炼精、大丹、呼吸、胎息、大还金丹、金碧龙虎、铅汞五行、参同契、入药镜、灵宝,无不辑为专篇,各家之说并列。篇目下附有四言韵语,说明该篇宗旨及传授原委。如卷1《玄轴》:“心劳神疲,与道背驰,冥心湛然,乃道之基。”卷42《灵宝》:“正阳剖微,纯阳互通,集厥大成,众妙之宗。”书中所收道教学者多人,均简注其真名,引其原著,时亦兼及其本人(至游子)见解。该书保存南宋以前道教学说,于研究道教史、道教思想、方术,尤其关于丹道及气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收入《道藏》641至648册。

道枢

道枢

道家养生学重要著作。宋代曾慥编撰,四十二卷,一百零八篇。慥隐居银峰时,曾采录汉以后二百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于绍兴六年(1136年)编成《类说》六十卷,本书亦为此间所撰辑。《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二十卷,一百二十二篇,与《道藏》本有异。书名本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含道术精要之意。全书不拘门户,上起汉魏,下迄北宋,历代道家各门各派修炼之术无不博采兼收,曾慥本人之作亦并辑入。所述练养方法以服气、内丹为多,兼及存思、守一、虚心、坐忘、导引、按摩、嗽咽、朝真、拜祝、服雾、胎息、闭息、服食、房中、呼魂唤魄等等,或综合一家系统之说,或汇辑数家相近之言,或仅述一方一术。各篇或径用原有篇名,如 《阴符篇》、《西升篇》、《真诰篇》等;或另立篇名,如《水火篇》、《坎离篇》、《甲庚篇》等,或名同而实异,如 《参同契》上、中、下三篇与魏伯阳《参同契》实为两书。然所有各篇皆经慥手剪裁,并以“至游子曰”的形式,表其见解。每篇题下均有慥之四言四句小诗一首,以提纲挈领,揭示一篇主旨。部分篇文作者道号如朝元子、纯阳子、纯粹子、华阳子、海蟾子、玄和子、嵩岳仙人、含光子、探玄子、衡岳真人、鸿朦子等,均简注姓名、年代、籍贯,可资考证。本书可谓南宋以前道家修炼方术的百科全书。载 《道藏》第六百四十一至六百四十八册。

☚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修真十书 ☛
道枢

道枢

道教曾类书。四十二卷。北宋末道教学者曾慥编纂。曾慥(生卒年不详),字端伯,号至游子、至游山人。晋江(今属福建)人。博学能书,曾任尚书郎。后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道枢》当是其隐居学道时所编。“道枢”一词采自《南华真经·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曾慥以之引申为各家独到之见解,读之即得道术精华之意。
《道枢》汇辑历代道教的修炼学说,其内容以论述内丹为主,兼及存想、坐忘、守一、导引、按摩、嗽咽、朝真、拜祝、外丹诸法。全书大致分为三部分:一、叙述道教哲学。诸如玄轴、五化、集要、西升、内德等篇,指出“古先至人,立言如林。以道博观,则钩其深”(卷三),“心劳神疲,与道背驰。冥心湛然,乃道之几”(卷一),“万物芸芸,其变不穷,能以道化,虚明则通”(卷一)。二、叙述诸内丹修炼之法。《黄庭篇》述“内景之学,盖有二家。榷其至当,其思无邪”(卷七);《太极篇》述“身有横津,太极之根。葆其中黄,形可长存”(同上);《周天篇》述“周天之候,通乎昼夜。八卦居中,不速而化”(卷五);《服气篇》述“资谷以强,资气以灵。强则有衰,灵则长生”(卷八);《服雾篇》述“天地之精,散而为雾。饵其英华,形可以驻”(卷八);《颐生篇》述“按蹻之方,出于玄策。可以延年,可以驱疾”(卷九);《炼精篇》述“鸡鸣而兴,咀嚼玉泉。外御百侮,内安三田”(卷九);《金丹篇》述“以养其气,以炼其形;澄心绝虑,斯返真精”(卷十);《呼吸篇》述“脾居于中,呼吸为用。真人之妙,其息以踵”(卷十三);《内想篇》述“涓子得道,以授苏林。存三守一,自得于心”(卷十四);《胎息篇》述“绵绵若存,以运元气;壁观九年,乃明兹事”(卷十四);《运火篇》述“阴阳之火,其进有时。日月之度,则而象之”(卷十七);《金书玉鉴篇》述“物备于我,勿求诸外。中宫有鼎,复以华盖”(卷二十一);《修炼金丹篇》述“炼乎九鼎,行乎八卦。养息成神,冥于造化”(卷二十二)。三、叙述某些道教内修专著及有关论述。卷二有《坐忘篇》上中下,称“宝书之笈,三编具存。吾得其要,澄神契真”;卷三十二至卷三十四有《参同契》上、中、下三篇;卷三十七有《入药镜》上、中篇(缺下篇)。各篇大多直引原文,有一篇一家,一篇多家或一家多篇者不等。其中也夹有曾慥本人的评述、注解或论述。
《道枢》所辑著作上起汉魏,下迄北宋末年,因此系统地保存了大量南宋前的修炼著作,并且诸说并存,不拘一家。书中所引部分作者名号下,间有姓名、籍贯、年代和生平的注解,可资考证,尤足珍贵。历代道教学者均以《道枢》为一部南宋前道教修炼术全书。
明《道藏》收有《道枢》共四十二卷,一百另八篇。另据《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二十卷,一百二十二篇。

☚ 云笈七籤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

《道枢》dao shu

Pivot of the Tao→曾糙 (Zeng Cao)

道枢

庄子用语。《庄子·齐物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道枢”,指道的关键。庄子从“齐是非”的观点出发,认为“彼”与“是”(此)之间没有原则界限,“是”可以看作是“彼”,“彼”也可以看作是“是”。彼有彼的是非,此有此的是非,因此是非的区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的结论是“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即彼与此都没有对立面(消解了矛盾),就可算得上道的关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