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薤白(图206)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薤白(图206)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的干燥鳞茎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江苏个别地区发现有用绵枣儿的鳞茎误作薤白者,应注意鉴别。 【性状鉴别】 鳞茎呈不规则卵圆形,似小蒜头样。高0.5~1.5cm,直径5~18mm,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因加工程度不同,故颜色深浅不一。全体凹凸不平,有抽沟及皱纹。底部钝圆,有小而突起的鳞茎盘,为须根著生处,顶端较尖而细,为连生茎苗处。有的外包膜质白皮,白皮质软,易剥掉。质坚硬,角质样,断面黄白色。有蒜臭味微辣。以身干、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拣去杂质,簸筛去须毛即可。 (二)炮炙 蒸制取鲜薤白,洗净,蒸至圆气,透心为度,干燥,除去散碎外膜。 【性味归经功效】 温,辛,苦。归肺、心、胃、大肠经。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应用】 1.胸痹症,胃肠气滞、泻痢下垂等 本品温中化秽浊之气。常与宽胸利膈、化痰导滞的瓜蒌相配是治疗痰浊壅滞的胸痹主要配伍。亦治气滞便秘。临床治疗胸痹,常与贝母、枳壳、半夏配伍;治疗气滞便秘,常与桃仁、郁李仁、木香等配伍;治疗胃肠气滞、泻痢下垂等证,常用本品加《四逆散》配伍。 2.脘腹痞满胀痛 可与砂仁、高良姜、木香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5~10g。 【备注】 《本草纲目》“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 本品含大蒜氨酸、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等。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动脉脂质斑块、血脂、血清过氧化脂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