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起搏间期
亦称“自动间期”。 是指起搏器以心室按需方式工作时,连续两个刺激信号间的时间距离。逸搏间期(escape interval,standby interval)是刺激信号与其前的自身心室搏动之间的时距。逸搏间期应当自被感知的QRS波初始部(或其他电信息)测至其后的那个刺激信号。理论上逸搏间期应当和自动起搏间期相等。 在一个起源自毗邻导管电极植入处的右心室异位搏动后,可以发现起搏器的逸搏间期与自动间期相等。但在临床上所见的起搏器心电图中,大多逸搏间期略长于自动起搏间期。 这是由于体表心电图上不可能确定起搏器的感知发生在自身QRS的哪一点上。感知并非发生在QRS的开始处。 起搏器感知心腔内电信息(如心室除极电位)的快速本位曲折或快速上升速度,而这些不能用寻常的心电图机来测知。 另外一个因素自身心室除极后,兴奋波到达感知电极所在部位的心肌的时间。 例如,窦性心律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左室起源的异位搏动时,在心室除极开始(QRS开始处)后50ms以上,兴奋波才能到达位于右室心尖部的感知电极。这段时间延迟反映兴奋波自室间隔右侧面至右室心尖部所需的传导时间。 如果异位搏动起源自左室后上壁,这个时间延迟还要更长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