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病证名。 ❶ 指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一种病证。出《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葛洪肘后备急方》卷4:“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勿痛,肌中苦痹,绞急如 ,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本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胸痹有按症情轻重分为胸满、胸痛者。见胸痛条。 本病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患。 ❷ 指胃痹。出《症因脉治·胸痹》:“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