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代的盐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代的盐法

清代的盐法qingdai de yanfa

即清代管理盐的产制运销的制度、盐政法令和则例。沿用明制, 因时因地而有所变更。所产有海盐、井盐和池盐三种, 全国内地11个产盐区中有7区产海盐:长芦、奉天、山东、两淮、浙江、福建、广东; 有两区产井盐: 四川、云南; 两区产池盐: 河东、陕甘。制作方法, 海盐有晒法、煎法, 池盐皆晒, 井盐皆煎。论质量、味道, 海盐最佳。论成本,晒法最低。设盐政管理各大盐区,盐政由总督、巡抚兼任, 由户部山东司稽察, 宣统二年(1910)由户部尚书兼任督办盐政大臣总摄。各省或设盐运使司, 或设盐法道管理盐务, 下设盐务分司、盐课司、批验所及巡检司等机构, 分办事务。各大产盐区设场生产,划区域销售。长芦设8场,行销两省;奉天设8场, 行销3省; 山东设8场, 行销4省; 两淮设23场, 行销6省; 浙江设32场, 行销4省; 福建设16场, 行销两省; 广东设27场, 行销7省; 四川有26州县设盐井,行销6省;云南著名盐井26个,行销本省; 河东盐设3场, 行销3省; 陕甘盐池, 行销2省。盐的销售为官府和商人垄断, 主要实行官督商销。盐商有总商, 掌散商纳税; 场商, 主持收盐; 运商, 主持销售。盐商卖盐要凭盐引, 每大引两千几百斤, 小引则一二百斤。只有道光中, 陶澍在两淮实行盐票制,盐引、盐票并行。无引、票发卖之盐为私盐,官府明令禁止, 违者处以重罪, 穷民为了生计, 铤而走险, 敢于与官府对抗。海盐、池盐明代已多, 清代井盐更趋繁盛,制盐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发展。盐的总产量, 康熙二十五年 (1686)恢复到明嘉靖时的水平,约计5336万多斤,嘉庆中达到3亿斤。政府征收盐课以充国用, 盐课有三种: 向生产者征收的称灶课,向运销商人征收的称引课(又称正课),各项附加税称杂课。咸丰以后,又增收盐厘,归入地方财政。顺治中盐课银56万两,数目尚微;乾隆十八年达700万两, 占赋入总额17%, 仅次于田赋银; 光绪末, 盐课、盐厘共2400万余两,与田赋岁入相同,成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巨大财源。

☚ 清代的钱法与滇铜   清代商人与商税 ☛
000107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