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代的钱法与滇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代的钱法与滇铜

清代的钱法与滇铜qingdai de qianfa yu diantong

钱法是有关管理钱币的制造和使用的制度。清代的铸币有铜钱、铁钱、铅钱及银币,前期、中期主要使用铜钱。顺治中,户、工二部皆置钱法堂掌理钱法,分设铸钱局鼓铸。户部所属宝泉局有4厂,建正炉50座,勤炉10座,每年铸钱61卯,每卯用铜7万2千斤,由云南运抵京师的铜中拨给410万斤供给鼓铸, 所铸铜钱用于全国各项开支。工部所属宝源局有二厂, 建正炉25座, 勤炉6座, 每年铸钱20卯, 每卯用铜5万斤, 岁用130多万斤, 所铸铜钱供给工部所管各项工程经费。初铸“顺治通宝”钱, 以红铜七成、白铜三成搭配鼓铸。康熙元年 (1644) 铸康熙钱, 以后各朝改元皆铸纪元钱。各省也设铸钱局,直隶称为宝直局,山西称为宝晋局, 浙江称为宝浙局, 等等。各省局时开时停,铸钱的质地好坏不一。雍正中因云南产铜,即山铸钱甚便,开云南、大理、霑益四局,铸运京钱,后来也时铸时罢。铜钱七八百文兑银一两,钱贵银贱,民间私铸之风不息, 惩治盗铸私铸之法也更加严酷。道光中纹银外流,钱贱银贵,发行官票(纸币),铸当千当百之大钱, 钱法紊乱, 弊端百出。光绪中, 广东省首铸银元, 户部又铸铜元, 银行开始出现, 钱法向近代货币管理制度过渡。
铸造铜钱要用铜、铅、锡等金属。清初铸钱用旧钱、旧铜器、采办洋铜及自行开采之铜, 而以后者为主。自采之铜出于两湖、两粤、川、陕、贵等省, 以云南最多, 即所谓 “滇铜”。“向来京外鼓铸, 洋铜而外惟仰给滇铜”(《清高宗实录》卷269)。为了垄断滇铜,清廷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起在云南设置铜官,专管驻铜厂收税, 铸钱运铜及监督生产。云南采矿禁令放宽以后,铜厂数目不断增加,初有17个,雍正中达到35个,乾隆中达到300多个,著名的有汤丹、碌碌、大水、狮子山、大功等矿厂。大厂拥有矿丁六七万人, 次等厂也有万人以上; 铜产量也不断上升, 雍正中年产80多万斤,乾隆初增到900多万斤,最多时增到1200多万斤,供给户、工二局及江南、贵州等九省局开炉鼓铸。

☚ 官庄、王庄和旗地   清代的盐法 ☛
000107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