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继电控制线路设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继电控制线路设计 继电控制线路的设计,除应满足机械的工艺要求外,还应力求安全可靠、简单、经济,且便于操作和维修。设计的方法,通常采用经验法和逻辑设计法。 继电控制线路的电源,对机床,由表8.4-11所示数据进行选择。 表8.4-11 机床控制线路常用的电压值 ❺ 控制电路工作时,除必要的电器应该通电外,其余的电器应尽量不通电。 ❻ 应尽量选用机械和电气寿命长、结构坚实、动作可靠、抗干扰性能良好的电器元件。 ❼ 正确连接电器触点。如图8.4-41所示,图a)中SQ与 ❽ 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两个电器需同时动作,其线圈应并联连接,不应串联。即使串联后的外加电压是两线圈额定电压之和,也是不允许的。电器线圈并联时,还应注意电器种类。如图8.4-42所示电路,是直流电磁铁与直流中间继电器线圈的不正确连接方法。因为当触点KM1断开时,电磁铁线圈YA电感量较大,其产生的感应电势将加给中间继电器KA1,可能使KA1重新吸合,在延迟一段时间才释放,而出现误动作。正确的接法应该是KA1与YA线圈分开,在KA1线圈电路内单独串联一KM1触点。 ❾ 避免在控制线路中出现寄生电路。在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或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意外接通的电路,称为寄生电路。图8.4-43所示是具有指示灯和过载保护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在正常情况下电路可完成起动、停止和信号指示。而在过载时, ❿ 应尽量避免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电器的控制线路。 ⑾采用小容量继电器的触点来控制大容量接触器的线圈时,继电器的触点应有足够的容量。 ⑿应具有完善的保护环节,以避免因误操作而发生事故。如自锁、联锁、过载、短路、过流、过压、失压等保护环节,有时还应设有合闸、断开、事故、安全等必须的指示信号。 例8.4-5 利用经验设计法设计龙门刨床(或立式车床)横梁移动控制线路,其运动机构中有横梁的夹紧、放松及升降运动。刀架装在横梁上,横梁需沿立柱上下移动,在加工过程还需保证夹紧在立柱上。横梁升降电动机安装在龙门顶上,通过蜗杆传动使立柱上的丝杠转动,通过螺母使横梁上下移动。横梁夹紧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传动夹紧螺杆,通过杠杆作用使压块将横梁夹紧或放松。横梁升降控制线路应实现的动作及其顺序为:揿按横梁上升按钮,能自动放松横梁→横梁上升→到位;松开横梁上升按钮则自动夹紧。揿按横梁下降按钮,能自动放松横梁→横梁下降→到位;松开横梁下降按钮,自动执行横梁回升→横梁夹紧。此外,还需有必要的联锁和保护线路。 对要求的分析与控制原则的确定:这是对横梁移动半自动控制的设计。横梁的夹紧与放松、上升与下降,分别由各自的电动机正反转带动相应机构实现。横梁的升降位置由手工控制。由于横梁的夹紧与放松是自动进行的,故应设有检测元件。反映夹紧程度的参量,可采用行程、时间和反映夹紧力的电流。采用行程参量;当夹紧机构磨损后,会使测量不精确;如用时间参量,则更不易准确。为此,选用电流参数,可在夹紧电动机主回路中串入过电流继电器KI。反映横梁放松可采用行程和时间参量,但行程参量更能直接反映放松程度,故采用行程控制原则。横梁下降到位后的回升,是为了消除带动横梁的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防止横梁歪斜。回升的距离以采用时间控制原则为宜。为防止升降电动机由下降转为回升时的反向冲击电流,加入一短暂停留动作,可由两时间继电器进行控制。 主电路设计:为保证实现横梁上下移动与夹紧放松动作,各自的电动机M1和M2都应能实现正反转。夹紧电动机M2主电路串入KI。由于M1和M2只是点动,为短时工作,故只设短路保护。主电路如图8.4-44所示。 控制电路的设计:首先,根据控制要求和确定的控制原则,编制横梁移动顺序及元件动作表8.4-12。由表可知,用点动按钮SB1和SB2控制横梁的升降和夹紧。由于一般按钮的触点数有限,故需用中 表8.4-12 横梁移动顺序及元件动作 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来设计继电控制线路。这种方法可充分运用电器元件,得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线路。但逻辑设计法的整个设计过程较复杂,对于一些复杂的控制,还必须增设许多新条件,同时对电路的竞争也较难处理。因此,逻辑设计法仅作为经验设计法的辅助和补充。但在设计生产自动线、组合机床等的控制线路时,采用逻辑设计法要比经验设计法更为方便、合理。 逻辑设计法的一般步骤是,先按工艺要求作出工作循环图或工作示意图,再按工作循环图或工作示意图确定执行元件与检测元件,并作出执行元件节拍表和检测元件状态表,然后根据检测元件状态表确定待相区分组,设置中间记忆元件,列写中间记忆元件逻辑函数式及其执行元件逻辑式,化简并绘制相应的电路图。最后,进一步检查、化简和完善电路,如增加必要的联锁、保护等辅助环节,检查电路是否符合原控制要求,以及有无寄生回路,是否存在竞争现象等。这里的进一步化简,是根据经验使电路更简化、合理。 例8.4-6 应用逻辑设计法设计例8.4-5中要求的控制线路.其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❶ 绘制横梁移动的工作循环图,如图8.4-49所示。 ❷ 确定执行元件和检测元件,并列出状态表。该表按顺序把各程序输入信号(检测元件)的状态、中间元件状态和输出的执行元件状态用“0”、“1”予以表示。规定元件处于原始状态为“0”状态,即未受激状态;受激状态(如开关受压动作、电器吸合)为“1”状态。在一个程序之内,若状态有一到二次变化,则用 表8.4-13 龙门刨横梁升降状态表 图b)是关断从优电路,KM线圈的逻辑式及一般形式分别为: 画出改动部分,其控制线路如图8.4-52所示。 最后,进一步检查、化简和完善电路。工作台与横梁移动的联锁用KA1;梁升超程保护行程开关SQ2,梁降超程保护行程开关SQ3、SQ4;梁放松与夹紧应互锁;为保证横梁放松后一定夹紧,KM4应加有自保环节。经完善后的横梁移动控制线路如图8。4-53所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