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居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居易 【生卒】:772—846 【介绍】: 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 少年时期曾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元和十年以越职言事罪名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今存诗三千首,数量之多居唐代诗人之首。 他的诗歌突破了大历十才子“流连光景”的窄狭范围,扩大了境界,能以社会政治重大题材为内容,对当时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诗歌理论上,他认为情是诗的内容,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诗歌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必须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早年写了许多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等。后期作品多为感伤诗,如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等,事实上,这些诗和讽喻诗中《新丰析臂翁》、《卖炭翁》等篇的艺术手法很相象。 刻划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前后脉络紧密联系,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白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因此赢得最广大的读者。 他的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