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葛缕子
【概况】: 异名 作尕儿(西藏)。 基源 为伞形科葛缕子属植物田葛缕子的根。葛缕子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有4种。 原植物 田葛缕子Carum buriaticum Turcz.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 根圆柱形,末端渐细,长达18cm,径0.5~2cm。 茎通常单生,稀2~5,茎中下部开始分枝。基生叶有长柄,柄长6~10cm;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长8~15cm,宽5~10c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长2~5mm,宽0.5~1mm;茎上部叶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细线形,长5~10mm,宽约0.15mm。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2~4,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伞辐10~15,长2~5cm;小总苞片5~8,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30,无萼齿;花瓣白色。双悬果长卵形,长3~4mm,宽1.5~2mm;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 花果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志》.第55卷.第2分册.26页,图版8∶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边、路旁、河岸、林下及山地草丛中。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四川西部、西藏。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药性】: 主治 与北沙参相似。 《中国民族药志》:“充作北沙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