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用:任用。 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 古代儒家的一种用世态度。 指任用时就出来做一番事业,不用时就退隐。后也泛指人的出处行止。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尔:你。夫:助词。) 也简作❶ 【用行舍藏】。汉·蔡邕《陈太丘碑》:“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初学记》卷十七引魏高贵乡公《颜子论》:“心不违仁,行无二过,用行舍藏,与圣合契。” ❷ 【行藏用舍】。宋·辛弃疾《水龙吟·题瓢泉》:“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 ❸ 【用舍行藏】。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纪存·四》:“余亦有《团扇》诗赠先生(指阮元)云:‘用舍行藏要及时,制成团扇寄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