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 《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这是陈云1981年12月22日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针对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摆脱计划的倾向,再次强调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讲话有四个要点:(1)农业经济也必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搞了生产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以后,计划并不是不要了。如:城市郊区必须种菜;养猪要规定任务;烟叶和棉花的种植面积不能超过8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再缩小;经济作物的增产只能靠提高单产和利用不种粮食的土地。要保持这样的比例,必须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只能在这个范围内灵活灵活。否则,八亿农民的自由,就会冲垮国家计划。农民只能在国家计划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农民的长远利益。(2)经济工作的另一个大方针是,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饭不能吃得太差,也不能吃得太好,否则无力进行建设。也就是“必须做到一能吃饭,二能建设”。(3)特区要总结经验。既要看到特区的有利方面,也要充分估计到特区带来的副作用。如人民币与外币同时流通,对人民币不利,会打击人民币,因为人民币“腿短”,外币“腿长”。这是由于在特区的许多企业经营进口转口贸易(即用外汇从国外进口商品,经特区转销内地),外汇收支不能平衡,其资金周转需用外汇支付,致使人民币和外币在特区市场上同时流通。外币可以在特区市场上和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腿长),而人民币仅能在国内市场流通(腿短)。两相比较,外币在人们的心目中和市场上的价值高于人民币,人民币自然受到打击,影响我国货币的稳定,并会助长国内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因此,特区要总结经验。(4)国家建设必须全国一盘棋。全国建设的进度,必须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按计划办事。这篇讲话论述的几个重要方针,对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全文约1 800字,载《陈云文选(1956—1985年)》。 ☚ 体制改革的意义不下于私营工商业改造 加强和改进经济计划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