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形势和经验教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形势和经验教训 《经济形势和经验教训》这是陈云在1980年12月16日至2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经济形势,并决定对经济进行调整。陈云的讲话,对当时的经济形势作了全面分析,并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述了经济调整的必要性和改革、开放等问题。他的讲话共分14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关于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现在的经济形势是开国以来少有的很好形势。既没有国民党统治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形势,也没有解放初期物价稳定前的形势。但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涨价商品的面相当大,影响了人民生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因此,对经济需要调整。调整意味着某些方面的后退,而且要退够,不要害怕这个清醒的健康的调整。为了调整,不怕“耽误”几年,如不调整才会造成大的耽误。调整使我们站稳脚根,继续稳步前进。(2)关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作用,特别是农村人民生活改善了,市场搞活了。但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如盲目重复建设,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以新厂挤老厂等。改革中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是好现象,但我国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体,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在许多方面进行国家干预是必要的。如:房租低,国家补贴,从微观上看,似乎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但从宏观上看,还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同样,为了调整,对产品价格,要冻结半年,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财政结余,要冻结,否则煞不住地方随便搞基建的风,财政不能平衡。不集中不行,否则会乱套,也不利于改革。改革的步子要稳,不能要求过急,从试点入手,随时总结经验,“摸着石头过河”。陈云着重指出,这绝对不是不要改革,而是要使改革有利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的成功。(3)关于开放。打开闭关自守的政策是正确的。今后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条件下,还可以借些不吃亏的外债,引进有利的技术,也是必要的。对外债要分析。必须清醒地看到,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我们做买卖所得的利润,绝对不会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克服盲目性,一切引进项目,都必须有专家参加,领导干部共同商量。注意和考虑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作出几个比较方案,择优录用。尽一切办法节约外汇,在出口方面,要既出口又不贱卖,防止自我竞争,“肥水不落外人田”。(4)建设项目和基本经验教训。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但要做到量力而行,有些好事不能一时就办到。因为我国是一个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这与欧美、日本、香港、新加坡、南朝鲜不一样,这正是我们的困难所在,现在真正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很多。因此,决不要再作不切实际的预言,超英赶美等。联系到开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陈云指出,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1957年以前一般情况比较好些,1958年以后“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了。这是主体方面的错误。陈云这篇讲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系列主张,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全文约4 000字,载《陈云文选(1956—1985年)》。 ☚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