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中心论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这是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所在。
党的 “八大” 确定了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经济有较大的发展。邓小平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努力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 “以阶段斗争为纲” 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但只有在解放思想、破除 “左” 倾僵化思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
邓小平在1979年时指出: “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209页)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它、冲击它。他在1980年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的讲话中说: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造成很大的灾难。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 一点,毫不动摇。”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页)邓小平要求:“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1页)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邓小平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拨乱反正时期讲得多,这实际上是他的一贯思想。即使在1989年发生 “政治风波” 之后,邓小平仍然强调,党的十三大概括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没有错; 我们原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要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才能发展,这才是硬道理,才不会落后,才不会挨打。
经济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新起点; 它必将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