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主动静
宋代理学家朱熹依据“理生万物”说提出的动静观的命题。 他说:“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理”就是本体“太极”,“太极自是涵动静之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这种动静之理附在气上,随气而行。他又说:“动静阴阳皆只是形而下者,然动亦太极之动,静亦太极之静,但动静非太极耳。”“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同上)这是说,“太极”是含有动静之理的,但“太极”是无所谓动静的。宇宙万物,包括阴阳二气是有动静的,但却又不是它们自身具有的属性,而是由本体“太极”所赋予的,气和万物的动静是“太极”的动静之理的表现。 由此可见,朱熹以抽象的、凝固的概念(“太极”)作为世间万物运动的源泉和依据,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