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葡萄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葡萄根 【概况】: 异名 金刚散(《云南中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四川常中草药》)。 基源 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三裂蛇葡萄的根。 原植物 三裂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 Planch. 历史 本品为陕西、四川、云南等省区的民间药物。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明大药房,用其根研粉,制成“金刚散”,能消肿解毒,止血生肌,用以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疔疮,当时颇具名气。由于祖传秘方,独家生产等原因,不仅不能深入研究,连对原植物的了解也很困难。 1950年以后,经调查,方弄清其原植物。玉葡萄根已列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 木质藤本。 枝条红褐色,嫩时被褐色短柔毛,髓白色;卷须分叉,与叶对生,顶端无吸盘。叶互生,枝条上部叶不分裂或3浅裂,其它叶为掌状复叶;小叶3,有时为5,中央小叶常有柄,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稀为菱形,长10~1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缘具粗锯齿,侧生叶偏斜,斜卵形,上面无毛或主脉上被毛,下面有微毛;叶柄与叶几等长。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或顶生,花小,两性,淡绿色;萼片不明显;花瓣5;雄蕊5;花盘隆起如杯状,子房2室。浆果扁球形,蓝紫色,直径6~8mm。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79页.图3287)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林下,路边或山坡灌丛中。 分布于陕西和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栽培 ❶ 气候土壤 喜温暖湿润。 土壤以深厚、肥沃的夹砂土较好。 压条繁殖:在春季发芽前,选取2~3年生的茎藤的基部用刀割断一半,把茎藤埋在沟里,盖土7~10cm厚。过1~2年,节上长出新藤和新根后,即可剪成单株移栽。方法与育苗移栽相同。 采集 秋、冬季,晒干。鲜用全年可采。 鉴别 本品根为圆柱形,数条至数十条著生于短小的根茎上,长12~30cm,粗约0.5~1.5cm。栓皮菲薄,易脱落,外面暗褐色,内面红褐色,多纵皱。皮部与木质部常分离脱裂,皮部半径约为木部的1倍。易折断,断时有粉尘,断面的皮部呈颗粒性,木部纤维性。 气微,味腥而涩,久嚼有锈味。产于云南等地。 加工炮制 采后洗净晒干,切片。或采后洗净抽去木心(木质部),晒干,研细为末。 。【药性】: 性味 辛,平。 ❶ 《陕西中草药》:“辛,平。” 功效 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 主治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疔疮。 ❶ 《陕西中草药》:“消肿解痛,止血止痛,排脓生肌,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作酒剂。外用:鲜品捣敷或干品调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