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獐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獐肉 【概况】: 基源 为鹿科獐属动物獐的肉。 原动物 獐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又名麕(《诗经》),麇(《说文》), 历史 本品首见于《别录》,《纲目》列于兽部第五十一卷,李时珍曰:“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泽。似鹿而小,无色,黄黑色,大者不过二三十斤。 雄者有牙出口外,俗称牙獐。 ”所述基本与今之獐相符。 形态 獐是一种小型鹿类,体型略似赤麂而稍小,比麝大些,体重约15kg,体长约1m。 四肢粗壮发达,肩高和臀高大致相等,尾甚短,几被臀部的毛所遮盖。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显露,侧扁,向下延伸,突出口外。 鼻端显露裸出,其面积超出两鼻孔外。 耳中等大小,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 眼前方有狭袋形的眶下腺,比赤麂的小。鼠蹊部有一对鼠蹊腺,没有跗腺和脚腺。 体毛多棕黄色,显著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40mm,呈波形弯曲。每一条毛基部为苍灰,中段为暗褐色,毛尖淡黄而带有黄褐色。 幼兽身上纵行排列的白色斑点。 (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457页.图465) 生境与分布 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潮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生药】: 采集 四季均可捕捉,捕获后,杀死,取肉备用。 【药性】: 性味 甘,温。 ❶ 《干金·食治》:“味甘,温。” 功效 补益五脏。 主治 ❶ 崔禹锡《食经》:“主大风冷气,口僻,消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使用注意 ❶ 《金匮要略》:“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子母秘录》:“治乳无汁:獐肉煮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