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我对《三国演义》人民性的几点理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我对《三国演义》人民性的几点理解 学术论文。鲁地作。载《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3月第1版)。文章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三国演义》的人民性:其一,“通过对三国时代社会动荡、人民惨苦的状况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对曹操、董卓等罪恶滔天的暴虐统治者的形象的暴露和批判,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及其对统治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其二,“在批判暴虐统治者的同时,歌颂了一个接近人民,对人民广施仁政的统治者的形象——刘备”。罗贯中选择刘备这一形象作为他作品中的主导典型,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爱憎。其三,“作家用高度的现实主义艺术力量,塑造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接近人民而为人民所肯定所喜爱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揭示了我国人民的伟大的精神面貌”。其四,《三国演义》的人民性还表现在作家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段和作品所具备的读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