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燥证候名。燥气伤肺所致。邪在卫分,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治宜轻宣润燥。凉燥主症: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稀痰,舌苔白,脉浮。治宜苦温平燥。 肺燥证候名。由燥气伤肺所致。肺为燥邪所伤,或大汗耗伤肺津而成肺燥。其主要表现为鼻咽干燥,口干而渴,干咳少痰,喉咽作痛,声音嘶哑等。多见于一些与秋季气候干燥有关的疾病。 肺燥fèi zào《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湿剂(3)。病证名。燥气伤肺所致。邪在卫分,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主症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治宜清宣润燥。凉燥主症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稀痰,舌苔白,脉浮。治宜苦温平燥。 肺燥fèi zàopulmonary dryness; lungdry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