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弹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弹性 作为因变量(y)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y)对作为自变量x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x)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用η表示弹性,弹性公式一般可以写作: 如果经济变量的变化极其微小,弹性公式可以写作: 弹性理论最早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A·A·古诺提出,以后由马歇尔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在20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等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得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为应用,它最常被用来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与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对需求弹性来说,可以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分别说明需求量变动与价格、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需求的价格弹性,所以一般说需求弹性就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q)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dq)的价格(p)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dp)的比,常用公式表示:点弹性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需求富有弹性,即∞>η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需求缺乏弹性,即1>η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根据弹性的基本意义及上面对需求价格弹性的解释,同样可以分析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可以划分高档品和低档品。 需求量随收入增加的商品被称为高档品,高档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为正;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被称为低档品,低档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为负。根据交叉弹性系数的正负号,可以判断相关商品是互替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互替关系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互补关系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影响弹性系数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替代品,包括替代品的数目和替代品的相似程度。 其次是时间因素。就需求弹性而言,一种消费品在短期内的需求弹性系数较小,在长期内需求弹性系数较大,供给弹性系数也是这样。 除此而外,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还有:消费品用途的多寡,消费品的耐用程度,以及消费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还有成本的高低和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弹性这一概念是经济分析的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参考文献: [美]萨缪尔森,1982,《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厉以宁等编著,1983,《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平狄克等,1997,《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