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干审结论的审批权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干审结论的审批权限 即审批干部审查结论的职权范围。 一般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在党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干审结论的审批权限的规定有所不同。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7月15日《中央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规定,对被审查的干部,由干部科会议讨论作出结论。 其中负重要工作责任或有重大问题的干部的结论,地方上须经党的常委,军队的须经政治部甚至军政委员会议通过。 建国以后,在50年代的全面审干中,1955年5月《中央关于干部审查结论的批准手续的通知》规定,在此次审干中,凡被审查的干部,均须作出审查结论。此项审查结论由党委统一研究审查批准。 中央主管的干部的审查结论,由协助中央管理这些干部的党委、党组作出后,按有关规定分类上报中央审批;省市以下各级党委分别审批属于自己主管的干部的审查结论;国务院各部门主管的分布在各地的直属机构中的干部,由地方党委审查者,其审查结论由中央分局或省(市)委批准后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凡未列入各级党委和国务院主管干部部门的干部职务名称表、而由各机关管理的一般干部的审查结论,由机关党委批准;非党干部的审查结论经党委批准后,由同级政府的人事部门或行政首长办理批准手续。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共中央于1984年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后,中央组织部1985年2月14日《关于改变“文化大革命”前干部政治历史问题审查结论审批权限的通知)规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