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集校】: 洪兴祖: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朱熹: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汪瑗:同朱本。 沈祖緜:《渚宫旧事》三浮作流,王校改浮。 。【集释】:王逸:运,囘也。 舟,船也。言己忧思,身不能安处也。 汪瑗:运,回转也。地势以东爲下,下浮,谓顺流而下浮也,卽上顺风波而流从之意。 前言过夏首而西浮也,今又将运舟而东浮矣。方将运舟而东浮也,则又将上洞庭逆流而泝矣。 方且逆流而溯也,则又将顺流而下江矣。二句之间,其道里之萦纡,迁客之颠沛,俱见之矣。 然谓之曰下江,则此时盖已过夏水而入大江矣。 黄文焕:呜呼!竟运舟下矣!身与国同宗,从高阳受姓以来,世丽于楚,而今且爲逐臣。 钱澄之:运舟犹言旋舟也。将者,意中事也。 舟上则洞庭,而下则江,运而不浮,意不欲上,上则渐入南夷,而去故都日远矣。 王夫之:上则有洞庭,下则有江,滔滔东逝,去而不返也。 蒋骥:下浮,顺江而东下也。洞庭,入江之口,在今岳州巴陵 上洞庭而下江,上下,谓左右。《礼》:东向西向之席,俱以南方爲上。今自荆达岳,东向而行,洞庭在其南,故以洞庭爲上而江爲下也。 戴震:前云过夏首西浮,故此转而下浮。 洞庭当夏首之下,江之南。浮江过夏首已下,南上洞庭,东乃顺江而下也。 胡文英:将者,亦豫期之辞。下浮,卽顺汉江而下也。 先下汉江,而后逆流上洞庭。倒言之者,以谐声也。 刘梦鹏:运,转也。 下浮,自西浮下也。 洞庭,山名,在沅湘诸水之间。原先逆江而上,今运舟下浮,洞庭在其西北,长江迤乎东南,故西浮。 不见运舟而下,方泝沅湘之渚,复泛长江之流也。 胡濬源:此已至放所而自歎也。回舟浮游,上则洞庭,下则大江,不得还郢也。 王闿运:将者,言奔散不成乎迁也。自郢出江,値洞庭盛涨,故曰上也。 姚鼐:运舟下浮者,乘流下也。 上洞庭下江者,言其处地之上下,非屈子是时已南入洞庭也。 马其昶:由汉入江,故曰下浮。自夏口 沈德鸿:上文自夏口出江,溯流而西已远,至此更放舟顺流而东,故曰“运舟而下浮”;旣顺流而东,稍又南转,初得入洞庭,是时在洞庭爲溯流而上,在大江爲顺流而下,故曰“上洞庭而下江。” 徐英:洞庭入江之口,斜而向上。凡溯江而入洞庭者,须运舟上流。 回入洞庭,于江爲下,入湖又爲上也,故屈子云然。 闻一多:上言西浮,至此又回舟东行。然舟回实因江回,江回路转,而舟亦随之也。 姜亮夫:运,运之使行也。上洞庭而下江者,盖屈子舟行至洞庭入江之处(在今岳阳临湘一带),洞庭在其右,大江在其左;古以右爲上,故曰上洞庭;左爲下,故曰下江也。洞庭,薮泽名,爲巴陵大薮。 在今湖南巴陵县西南,连长沙、岳州、常德、澧州、荆州等,其地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龙阳、沅江,南带益阳,环湘阴界八九邑横亘八九百里。“上洞庭而下江”句,其行程爲❶ “遵江夏以流亡”, (《重订屈原赋校注》) 沈祖緜:此句上下非指地之形势,地之方向。以形势方向言之,洞庭在南,当云下,大江在北,当云上。上句将运舟而下浮兮,明言洞庭在南,此言上下者係指舟。 《释名·释舟》:舟,循也,循水而行也。是以舟向前曰上,船尾居后曰下,此行舟者习惯语。 刘永济:前言过夏首而西浮,是江流曲折本东流而又西转,故不可回顾龙门。龙门,都城之东门也。 此则由鄂入湘,转而下也,故曰下浮。洞庭言上者,由江入湖也。 (《屈赋音注详解》) 杨胤宗:大江自蜀来,至江陵 吴孟复:运,《淮南子·览冥·注》:“行也”。《方言》注同。王逸注:“囘也。” 大江,卽长江。按上文云“眇不知其所跖”,盖苍黄逃奔,本无目的,迨至夏口,则旣可下至陵阳,亦可上至洞庭,这时就不能不考虑。 蒋骥谓:“上下谓左右。”以此句爲踌躇意度之词,是。考虑结果,决定下浮。句本倒装,情极真切。 蒋天枢:八句叙越过洞庭后,去敌渐远,迁都楚东国之规画初见端倪,并可见当时对迁都意见实纷纷莫决。将运舟而下浮,谓将过洞庭之顷,其时竟有人主张越洞庭溯流上行,或主顺江东下,故云:“上洞庭而下江?”而,语词。 王泗原:洞庭,云梦的主湖,卽今洞庭湖,故云上洞庭。 王逸此句洞庭无注,见《湘君》注,云“洞庭,太湖也。”以囿于云梦之古名。当时已有洞庭之名。苏秦説楚威王曰:“楚地南有洞庭苍梧。”(《战国策·楚》一)这显然非太湖。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二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连举澧沅潇湘,洞庭絶非太湖。郭注也説:“今长沙巴陵县西。《离骚》(泛指屈赋)曰‘邅吾道兮洞庭’,‘洞庭波兮木叶下’,皆谓此也。”王注 汤炳正:上洞庭而下江,此指行 当时似有南去与东下两种选择,故到底是上溯洞庭,还是顺江而下,颇费考虑。(《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