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酸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酸浆 【概况】: 异名 欧亚酸浆(《欧亚酸浆》),灯笼草(云南)。 基源 为茄科酸浆属植物酸浆的全草或花、种子。 原植物 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 历史 《梦溪笔谈》云:“苦耽即本草酸浆也。……河西番界(今陕、甘、宁一带)酸浆有盈丈者。 ”殆即包括此种在内。 形态 多年生草本,基部常匍匐生根。茎高约40~80cm,基部略带木质,分枝稀疏或不分枝。 叶长5~15cm,宽2~8cm,长卵形至阔卵形,基部不对称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而波状或有粗牙齿,有时每边具少数不等大的三角形大牙齿,两面及沿叶脉有短硬毛。花梗长6~16mm,开花时直立,后来向下弯曲,密生柔毛而果时也不脱落。 花萼阔钟状,密生柔毛,萼齿三角形,边缘有硬毛;花冠白色,裂片阔而短,顶端骤然狭窄成三角状尖头,外面有短柔毛;雄蕊及花梗均较花冠为短。 果梗多少被宿存柔毛,果萼卵形,网脉显著。 有10纵肋,橙色或火红色,被宿存的柔毛,顶端闭合,基部凹陷;浆果球形,橙红色,直径10~15mm,柔软多汁。种子肾脏形,淡黄色,长约2mm。 花期5~9月。(图见《云南中草药选》.275页.图132)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空旷地或山坡。分布中国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欧亚大陆有分布。 。【化学】:含酸浆苦素A(Physalin A)(1),酸浆苦素B[1,2]、酸浆苦素C[3]、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4]、酸浆醇A(Physanol A)(2)、酸浆醇B[5]。种子油中含多种4,2-甲基甾醇,主要为禾本甾醇(Gramisterol)和纯叶醇(Obtusifoliol)[6]、胆甾醇、24-乙基胆甾醇[7]。 参考文献 [1] Tetrahedron Lett 1969;(4)∶1083 [2] Tetrahedron Lett 1969;(22)∶1765 [3] Te trahedron 1970;26∶1743 [4] CA 1972;76∶151031f [5] Phytochemistry 1974;13(10)∶2239 [6] Phytochemistry 1978;17(5)∶971 [7] CA 1978;88(7)∶47524f 【药理】: ❶ 抗菌 酸浆果实榨汁,用平皿打洞法,0.25ml/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1]。 酸浆根及茎煎剂1∶8浓度,对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酸浆中油状物1∶10浓度,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 参考文献 [1] 药学通报 1960;8(2)∶57 [2] 江西医药 1961;(10)∶20 [3]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57;53(3)∶400 。【药性】:性味 《中药志》:“甘,寒。” 功效 清热,利尿,化痰。 主治 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用湿疮痈肿等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使用注意 无湿热者不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