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牌
古代博戏之一。 渊源于诗牌。质地有牛骨、象牙、乌木、竹子等。相传形成于北宋末微宗宣和二年(1120),故名。经元、明迄清末民初,盛行于民间,约在清代中叶与骰子、叶子戏相结合,演变为麻将。牌分三十二扇,每扇均由骰子的两个面拼成,以两或三扇牌合成一副图像,选唐人诗句与其相配,以诗解图,以图表诗,配点数以胜负。玩时先掷骰子定庄家,由庄家分牌。 若四人共戏,则每人八扇,末家率先打牌。末家牌若已成副,则可亮牌,不能成副则打出一张无用之牌,下家可吃进,同时打出一扇。 如此依次打牌,直至成副亮牌,亮牌后比注,注多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