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乳房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乳房病

乳房病

发生于乳房部位的多种疾病,统称乳房病。由于妇女生理的特点,故乳房病易发生于女子。远在葛洪《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中已有乳痈、发乳、妬乳等病名及治疗方药的记载,到隋、唐时代,对乳病的发病因素、乳病种类及治疗原则、方药等日渐丰富。目前,仅病名就有三十余种之多。属于急性炎症的有乳痈、吹乳、内吹、外吹、妬乳、乳毒、男子乳痈、乳发、乳疖。属于慢性炎症的有乳疽、乳痰、乳痨、乳漏、乳头破裂。属于增生性疾患的有乳痛、乳疬、男子乳肿。属于肿溜的有乳癖、乳衄、乳疳、乳岩、石榴翻花发。属于发育异常的有乳悬、乳缩等。对乳房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
关于乳部经络分布,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根据经络循行路线,有经过胸部,或止于乳者,如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阳胆经合缺盆下胸中;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以上经络因其路经乳房,故都能影响乳房的生理病理变化。《诸病源候论》谓:“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劳伤血气,其脉虚,腠理虚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其血又归之,气积不散。……亦有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蕴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者。”同时经过经络循行与脏腑功能相联系,其中肝胃之经脉关系密切,乳汁的生成,源于脾胃之谷气,而疏泄属于肝胆。因此忿怒忧思而伤肝损脾,使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致气滞痰凝而发生乳癖;或肝肾阴亏,冲任失调,或阴亏火旺,灼津为痰而致乳肿结块,发为乳痨、乳岩;或因肝气不舒,妇女产后失于调养,过食厚味,脾胃积热壅滞而胃火上蒸,或因积乳过盛,气血郁滞,致厥阴之气不行,窍不得通,或乳头破损,外邪侵袭,乳汁排泄障碍,毒邪蕴结发为乳房痈肿。在诸因素中,肝郁气滞是引起乳房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论治的主要依据。
常见的局部症状有乳房出现胀感、隐痛、刺痛、抽痛、跳痛,或虫行蚁爬之感,可以触及大小不等的结块,如樱、李、鸡卵,或如盘状,质坚,推之可移动或不能移动,边界清楚或不清楚,或与皮肤有粘连;患部肤色正常,或红、或紫黯、或晦黯不泽;表皮或有水肿,甚者破溃、腐烂、流脓而形成漏管,或溃烂如菜花样,或整个乳房变形缩小,或伸延下垂,或乳头呈抬高,或内陷,或破裂;乳窍溢黄色脂水、淡血水、鲜血或脓液,乳汁自溢不止等。常见的全身症状有胸闷不适,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月经失调,或壮热恶寒,遍身骨疼,或午后潮热,夜寐盗汗等。
《外证医案汇编》谓:“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矣,……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挟理气疏络之品,使其乳络疏通,气行则血行,……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临证据其证属阴阳虚实,而辨证论治。若表证显著者,宜疏表解毒,用荆防牛蒡汤;热毒者,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选用神效瓜蒌散、瓜蒌牛蒡汤、和乳汤等;若痰凝结块不散者,宜化痰散结,选用蒌贝散、逍遥散,并配服小金丹、犀黄丸; 破溃久不收敛者,宜调补气血,佐以解毒之品,选用人参养荣汤、香贝养荣汤加减;若有肝肾阴亏,冲任不调者,宜滋养肝肾、调理冲任,选用六味地黄汤、右归饮,酌加肉苁蓉、巴戟肉等。
乳房疾病的外治法种类甚多,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随证选用:
❶敷贴药: 太乙膏,用于乳痈瘀乳期; 阳和解凝膏,用于乳痨、乳疬。
❷油膏: 金黄膏,用于乳房红肿焮痛;青黛膏,用于乳房皮肤浸淫者。
❸掺药: 根据病情不同,分别撒于膏药、油膏,或裹于纸捻内,如阳毒内消散、红灵丹用于乳痈未成脓者; 阴毒内消散、桂麝散用于乳癖、乳痨;五五丹、九黄丹用于乳痈溃后、瘘管;生肌散、八宝丹,用于脓尽之疮口和瘘管,促进生肌收口。
❹热敷:以芒硝溶于开水中,热敷患处,用于乳痈早期和乳疬。
❺热熨: 以仙人掌切片煨热熨患处,用于初起的乳痈和乳疽。
❻按摩: 以木梳背烤热按摩患处,用于乳痈之瘀乳期。
❼针刺和火针: 用针(灸)辅助治疗初期乳痈以促进炎症消散;火针用于排脓等。
❽手术治疗: 切开排脓,用于乳痈之成脓期;挂线疗法,用于乳漏;乳房切除术,适用于乳悬、乳癖、乳癌等。

☚ 𤸔疮   乳痈 ☛
000193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