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孔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孔丘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字仲尼,以孔子行世,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其父叔梁纥为陬邑大夫。传说叔梁纥与妻颜氏,求子祷于尼丘山,野合生仲尼。稍长,父母相继去世,少孤。聪明好学,知书达礼,被季氏聘为史官,后为司空;还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大司寇,行摄相事。 一生主张“礼制”,但适逢春秋乱世,其政治主张行不通,只好创办私塾,以授徒和治学为业。曾广收门徒三千,并精心整理《易经》、《书经》、《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种经典。 在整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目录学方法,作了一些与目录学有关的工作:一、校书。校书的方法有四: 谨慎对待,尽可能保存古书真貌,以疑存疑,留待后人处理。这与汉刘向“有错必纠”之法,虽大相径庭,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二、编纂。总的方法是“述而不作”: 凡此种种,对刘向编纂旧籍,有重要影响。三、类目。在编纂《诗经》中,首先运用: 三级类目的出现,在当时是了不起的。首创的以时间、地域、作用、性质分类的方法,至今仍起著作用。四、诗序。《诗经》各篇不仅有一定的先后次序,还有言其写作意图的序。如《伐檀》的序说:“《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吕绍虞以为:“、《诗》、《书》之序,就是现在的解题或提要一类性质的文字。目录有无解题,是一个详略的问题,目录可以有解题,也可以没有解题,并不是任何一种目录非有不可。”(《中国目录学史稿》)因此,作序为目录工作之一种,属目录学基本方法之范畴。根据古代文献和后人研究成果来看,《诗经》和《书经》皆有目录,且有单本流传,为我国最早的专科目录和举要目录。 对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