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以假充真。 混:蒙混,冒充。珠:珍珠。 [出处] 《尚书·考灵耀》:“秦失金镜,鱼目入珠。”宋·张商英《宗禅辩》:“今则鱼目混珠,薰莸共囿,羊质虎皮者多矣。”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杨沫《青春之歌》三八章:“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 ❷ 作宾语。鲁迅《热风·随感录五三》:“学几句世界语,画几笔花,也是高雅的事,难道也要同行嫉妒,必须声明鱼目混珠,雷击火焚吗?” [附条] ❶ “鱼目为珠”。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 ❷ “鱼目乱珠”。《景德传灯录·南阳慧忠国师》。 ❸ “鱼目岂能混珠”。高家祥《珍珠》。 [同义] 滥竽充数 真伪莫辨 弄虚作假 [反义] 货真价实 归真返璞 实事求是 [辨误] 鱼目混珠,不是主谓结构,因为“鱼目”是名词作状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