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层层序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层层序律 地层形成的新态顺序。 地层学的基础理论。在岩层未发生倒转和逆掩的正常情况下,地层剖面中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岩层在上,上覆岩层比下覆岩层新。 地层层序律是由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发现并提出的。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连在一起的。 史密斯在长期开山、圈地、修路和挖运河的测量实践中,逐渐熟悉了地层,他利用在英国南部一个煤矿测量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实地调查和反复思考,认识到煤层往往和化石在一起,植物化石可以作为找煤的标志。这个煤矿煤层的上面是一层红土层,红土层找不到化石,红土层之上是沙土层,沙土层含有丰富的介壳类化石。 史密斯首次把化石和地层联系起来,并用于指导找矿获得了成功。1799年,史密斯提出了一张“英国沉积地层表”,这是世界上第一张有系统的地层表。进一步的研究使他发现,某些种类的化石只同某种特定的岩层有关。1816年,他在《根据有机体化石所鉴定的地层》一书中的序言中论述了化石和地层的关系。 指出,每一地层都含有它形成期间的海生动物遗体,因此,每一地层都含有它特有的化石,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这些化石就能确定不同地点的地层是在同时形成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