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确定与调整的过程。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讲,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适度水平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❶ 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它无须保持规模过大的国际储备,因为其可用本币来清偿对外债务。 ❷ 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稳定程序。 ❸ 国际收支的其他调节手段运用及其有效性。 ❹ 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及所处的国际环境。 ❺ 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选择。 ❻ 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开放程度大,对储备的需求也大。 ❼ 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持有的机会成本越大,对储备的需求越小。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讲,确定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参照指标主要有: ❶ 一国国际储备额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国民生产总值越大,所需的国际储备越多。 ❷ 一国国际储备额与其外债总额的比率。在一般情况下,外债总额增大,国际储备也相应增加。 ❸ 一国国际储备额与单位时间平均进口额的比率。这一指标表示国际储备需求量与进口总额之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一般认为20%是最低限度。 ❹ 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差额的比率。表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对国际储备的需求程度。 ❺ 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