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嗜异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嗜异症 嗜异症或称异食癖,是指小儿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一种特殊的嗜好,对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中医称为异食。可见“子疳证”、“虫证”、“胃热”等证候中。 〔病因病机〕 一般认为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不正常现象有关。亦有认为因缺锌、缺铁引起。在缺铁性贫血患儿中可以出现。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胃热所致,胃热则消谷善饥、嗜食异物。或与虫积内扰有关。 〔西医诊断标准〕 一、病史 有无营养不良病史,寄生虫病,家庭环境不良等。 二、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喜食煤渣、土块、墙泥、毛发、油漆等异物,较小的吞食,较大的则舔吮或放在口里咀嚼。常偷偷吞食。 2.伴有食欲减退、疲乏、腹痛、呕吐、面黄肌瘦、便秘等症。 三、实验室检查 查血清铁、血锌,大便检蛔虫卵等。 〔鉴别诊断〕 某些疾病可能伴有异食,如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该病患儿大便呈典型的稀糊状,淡白量多而有臭味,伴生长徐慢。饮食中排除麦食后,病人的症状消失。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胃热 嗜食异物,面赤唇红,口干喜饮,消瘦,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二、脾虚 面黄消瘦,食不消化,好食泥土、生米等物,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虫积 面黄消瘦,神情烦躁,嗜食异物,嗜咬爪甲,肚腹胀大,时时腹痛,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脉象弦细。 〔治疗〕 纠正营养不良或贫血,改善生活环境。 一、药物治疗 铁剂可以治疗嗜异症。补充锌剂治疗嗜异症,0.2%硫酸锌糖浆15ml/d,分3次,连服1个月,或用其他锌制剂。 二、中医分型治疗 1.胃热 治法:清胃散火,养阴生津。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地 丹皮 黄连 升麻 当归 天花粉 沙参 麦冬 胡黄连 加减:兼有脾虚加山药;夜寐不宁加酸枣仁。 2.脾虚 治法:益气健脾和中。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木香 砂仁 加减:大便稀溏加益智仁、干姜;食欲差加内金、焦山楂;脾胃虚寒、手足不温可用理中汤。 3.虫积 治法:驱虫消积健脾。 方药:实证集圣丸加减,体弱肥儿丸加减。 实证:使君子 芦荟 莪术 砂仁 木香 黄连 陈皮 当归 苦楝根皮服2~3天 体质弱者: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连 胡黄连 使君子 神曲 麦芽 芦荟 加减:腹胀加大腹皮、鸡内金;烦躁加钩藤、黄芩。 三、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每服3~6g,每日2次,适用于脾胃虚弱。 2.肥儿丸:每次1~2丸,每日1~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四、单方验方 青黛3g,紫草15g,绿豆15g,焦山楂12g,黄精15g,白矾3g,制成片剂,每片0.5g,2岁以内1.5g,日2次服,2岁以上1.5~2g,每日2次服。 五、食疗 可采取应用美味食品来解除嗜异症状态的方法。是一种兴奋性条件反射方法。 六、推拿疗法 推脾经,清胃经,摩腹,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捏脊。 〔现代研究〕 中医文献常认为是虫积所致,但临床检便常规蛔虫卵或钩虫卵的阳性率很低,即使驱虫治疗,效果亦可能不显著。本病的主要危险是由于异食而造成铅中毒,注意及时发现处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