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教育
资产阶级教学论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教材选择的一种教育理论。 也称形式陶冶、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与实质教育相对。 洛克通常被认为是形式教育的倡导者。 形式教育是在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形式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人们的一切能力都是训练的结果。 不进行训练,能力就会减退、变弱。教育的任务就是心智练习;第二,形式教育认为教育内容应以“形式”为标准。 因此不重视课程及教材的实用性,而应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 至于教学内容则是无关紧要的。第三,形式教育认为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官能训练及其迁移的作用和价值。形式教育认为,经过一定的训练,心灵不仅能获得某种官能,而且这种官能还可以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 从这种意义上说,形式教育也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片面强调了形式训练对官能发展的作用。但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对欧、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