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咊、龢〕 (hé) 温和;和缓;谦和。 如:和风细雨;和颜悦色。 和谐;协调。如:和睦;调和;和衷共济。《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 结束战争或争执。如:讲和;媾和。亦指比赛中不分胜负。如:和棋;和局。 古乐器名。
《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又,变宫亦称和。“变宫”系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一个音级。 七声为宫、商、角、变徵(徵的低半音)、徵、羽和变宫(宫的低半音)。 古代车上的铃铛。见“和鸾”。 古时军队的营门。《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棺材两头的板。谢惠连《祭古冢文》:“中有二棺,正方,两头无和。” 数学名词。若干个数相加的结果称为这些数的“和”。见“加法”。 带。 如:和衣而卧。牛峤《菩萨蛮》词:“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跟;与。 岳飞《满江红》词:“八千里路云和月。” 同。鲁迅《呐喊·自序》:“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 连。秦观《阮郎归》词:“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指日本。如:和服。 姓。五代有词人和凝。
|